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 (五)、一代酷君――清世宗雍正

(五)、一代酷君――清世宗雍正[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首要由世袭土司停止统领。此前已有“改土归流”的行动,但雍正全面实施“改土归流”轨制,就是肃除土司轨制,在上述地辨别离设立府、厅、州、县,中心非世袭的“流官”停止办理。这类办理体制,同本地大抵不异。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好处,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承担和灾害,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明的生长。民族与边陲题目,东北地区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期间已经处理;东南的台湾、北方的蒙古,到康熙时已经获得处理;西南的民族题目,雍正时已经处理;新疆和西藏,到乾隆朝得以处理。

中国畴昔地盘和人丁分开征税。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实施“乱世滋长人丁,永不加赋”,但此前出世的人丁还要交纳丁银。雍正推行丁银摊上天亩。这项赋役轨制的严峻鼎新的值得盛赞、必定的主动意义在于,从法律上打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承担。但是,自“乱世滋长人丁,永不加赋”以后,特别是实施“摊丁上天”轨制以后,社会人丁,急剧增加。道光年间,人丁之数,冲破4亿。

灭亡日期及地点:1735年,雍正十三年 圆明园

生子:10

雍正在位时,另有几举严峻行动。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军与准噶尔部产 生了冲突,激发了大范围的武装抵触。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七月,噶尔丹部进军途中被清军的伏兵围攻,大败。清廷授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玄月,于鄂登楚勒大胜,噶尔丹策零率残部仓促逃脱。但他不甘罢休,总想侵犯喀尔喀,扩大权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六月,清军及喀尔喀蒙古马队联兵于光鲜寺大败噶尔丹策零。光鲜寺之战,准噶尔部遭到了重创。因为情势所逼,噶尔丹策零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年底向清当局乞降。第二年,清当局派使者赴准噶尔,但愿其部能与喀尔喀划清游牧界,永久不再产生战役。经多次构和,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清廷始同噶尔丹策零订议,以阿尔泰山为界,准噶尔部于阿尔泰山以放牧,喀尔喀部在阿尔泰山以东放牧,各占其地。如许,清当局与准噶尔部盘据权势之间的冲突临时获得和缓,并保持了20年的战役局面。

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陵墓称呼:泰陵

雍正创设军机处,作为帮助天子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大臣没有定员,少则二人,多则九人。首要职掌:每日晋见天子,商承措置军政要务,以面奉谕旨名义,对各部分、各处所公布唆使;面奉谕旨,草拟公文,由朝廷直接寄发,称为“廷寄”,封函标明“某处某官开拆”字样,由兵部捷报处发送;誊写保存公文,就是将天子批阅的奏折,誊写副本,称为“录副奏折”。这项办法使大量档案得以保存。在清初,首要的军政机构有三个:一是议政处,二是内阁,三是军机《雍正帝朱批奏折》奏折制简化了文牍手续,具有必然的主动意义。处。议政处源自关外,大部由王公贵族构成,称议政大臣,参画秘密。后设内三院,即厥后的内阁。军务归议政处,政务归内阁。议政处的权力逐步减弱,到乾隆朝撤消。内阁,仿明朝轨制,逐步架空议政处于机务以外。而军机处建立后,军政要务归军机处,普通政务归内阁。军机处权力远在内阁之上,大学士的权力为军机大臣所分,逐步架空内阁于机务以外。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有必然实权。内阁宰相,徒有浮名。军机处的建立,标记取皇权独裁走向极度。明朝内阁对皇权有必然的限定,如诏令由内阁草拟、经内中间发,阁臣对诏令有权封驳。但是军机处建立以后,解除了王公贵族,也解除了内阁大臣。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天子乾纲专断——既不容天子大权旁落,也不准属臣禁止旨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