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 (六)、十全老人――清高宗乾隆

(六)、十全老人――清高宗乾隆[第1页/共8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对外政策

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曾前后六次下江南,遍游名城,笔墨留于大江南北。乾隆还是一个驰名的文物保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保藏的,他在位期间编辑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当代思惟文明遗产的总汇。但乾隆所鼓起的文学狱,在清朝历代中为数最多。如有个文人胡中藻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以为这是诽谤清朝,将胡中藻灭族。不过这并不有损于乾隆的功劳。

南疆,首要指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地区,清朝称“回部”。准噶尔部强大时,回部受准噶尔贵族的凌辱与侵逼。但是,清军安定北疆后,回部贵族试图摆脱清朝,自长一方。为此,清军同回部军在库车、叶尔羌(莎车)等几座南疆重镇停止了苦战,终究大获全胜,重新同一南疆,粉碎了图谋分裂。乾隆在南疆实施因俗而治,设立阿奇木伯禁止,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分驻各城,加强统辖。制定《回部善后事件》,对南疆办理体制做出鼎新。乾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施军府制,构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卡伦,移民实边,停止屯垦,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领。乾隆平准定回诸役,同一了准、回各部,加强了中心当局对西域的统辖,肃除了准噶尔东犯喀尔喀、威胁京师及大西北的祸端,保持了西北、漠北及青海、西藏的社会安宁。

1)、大力改革

乾隆两次派兵打败廓尔喀(今尼泊尔)的侵犯,制定《钦定西藏章程》。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件;在西藏驻军,分驻前藏、后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圆寂后,在驻藏大臣亲监下,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担当人,这是乾隆的一个缔造;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停止登记;西藏货币一概用白银锻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个字……等等。《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汗青上首要的文献,标记取清朝对西藏停止全面有效的统领。在雍和宫的“金奔巴瓶”已成汗青文物,在大昭寺内的“金奔巴瓶”制因循至今。

在位年纪:60

乾隆帝平生多次外出巡游。他曾四次东巡,达到盛京(今沈阳),两次到曲阜祭孔,并巡游泰山,还曾游了嵩山和洛水,但最闻名的还是他六次下江南。自乾隆十六年(1751)初次南巡后,他感到北国风景到底不如江南娟秀。如许,今后或因愁闷,或因闲暇,又五次南巡。这类巡游既达到了玩耍散心的目标,也体味了南边的民风风俗、政治情势,因此也利于加强对南边的统治。

乾隆帝在安定了达瓦齐的盘据权势后,为了减弱准噶尔部的别的盘据权势,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使各管所属。但是,阿睦尔撒纳自恃平叛有功,日趋骄横,一心想当四部的总汗。乾隆未满足他的这类要求,但给了他特别的恩宠,晋封他为双亲王,食双俸。他仍不满足,分裂的野心恶性收缩起来。他不穿清朝官服,不消清朝官印,行文各部“以总汗自处”,主动筹办兵变。乾隆二十年(1755)玄月,乾隆帝命他到避暑山庄入觐,想调虎离山,消患于已然。阿睦尔撒纳看出了朝廷的企图,半路逃回,公开打出了兵变的灯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