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 (二)、乱世枭雄――清太宗皇太极

(二)、乱世枭雄――清太宗皇太极[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率领雄师,过鸭绿江,占据平壤。三月,两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典时,朝鲜使臣拒不膜拜,两边撕扯,仍不平服。皇太极以为:这是朝鲜国王尽忠明朝、对清不从的表示。十仲春,皇太极以此为借口,第二次对朝鲜用兵。皇太极亲身率领清军渡鸭绿江,前锋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请降,奉清国正朔,向清帝朝贡。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设坛,停止受降典礼,建立了清同朝鲜的“君臣之盟”。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达到一石三鸟的目标—— 一是窜改了朝鲜盘桓于明朝和清朝之间的态度,二是获得了来自朝鲜充沛的物质供应,三是消弭了南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3、武功

登极日期:天命十一年玄月月朔日

在位时候:1627-1643

2)、鼎新八旗贝勒共理国政和四大贝勒按月输值、执掌政务的旧制。

1、平生小传

陵墓称呼:昭陵

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之女,名孟古姐姐。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在位17年,病死,长年52岁,火化,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2、武功

灭亡日期及地点:1643年,崇德八年

享年:51

清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等越太长城,大肆深切。明朝以卢象升为督师,寺人高起潜为监军。卖力督军迎敌。而高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皆不欲战,成果卢象升孤军斗争,在矩鹿贾庄血战而死。这年冬,清兵大蹂畿辅,连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东,攻破济南,俘明德王朱由枢。然后清兵由山东回师出塞,明军皆尾随不敢击,此次出塞,清兵俘汉人四十六万余,获白金百余万,满载而归。 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出兵围攻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进师松山。皇太极闻知,亲率雄师陈师于松山、杏山之间,堵截明军粮道。明军大乱。清军顺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土崩崩溃,前后被斩杀者五万三千多人,自相踩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无计其数。最后,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于次年被俘,归降于清朝。锦州守将闻之,祖大寿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接踵落入清军之手。使明朝完整丧失再战的才气。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

陵寝地点地:沈阳

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操纵漠南蒙古诸部的冲突,同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缔盟,初次亲统雄师打击林丹汗。到敖木伦,获得胜利,俘获11000余人,后乘胜追到兴安岭。四年后,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闻讯,惶恐失措,星夜逃遁。皇太极回军,途中获得明塞外公众数万、牲口10余万。而后,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分崩崩溃。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出痘病死。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担当人、其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