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顺治为什么要净发出家[第1页/共4页]
但是仅凭碑文石刻的记录,多少有些孤证,而《清世祖实录》等汉文的官方档案中,又没有顺治曾经在八年驾临景忠山的记录。中国第一汗青档案馆保存的清初内国史院满案牍卷上面记录,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七日(1651年12月19日),顺治帝与皇太后、皇后一起行猎,驻于河北遵化。初八日住在高家庄,并在这一天,去了娘娘庙,赏和尚海寿千两银子。比及从滦州回銮的途中,在十仲春初三(1652年1月13日),再次去了娘娘庙,“赐京宗山……南洞之和尚伯三银一百两”。这里,娘娘庙是碧霞元君殿的原称,海寿即该殿的主持法师,而“京宗山”就是“景忠山”,“伯三”就是“别山”,只是因为在将满文翻译成汉文时,地名、人名的翻译利用的是音译体例,因之所选的音译汉字分歧罢了。
顺治在宫中净发削发,其首要启事,是受佛教思惟的深切影响。
不过,在关于顺治为甚么要净发削发这个题目上,董鄂妃在入宫前的身份是甚么并不首要,首要的是她在入宫后博得了顺治帝的豪情,并且她的死给了顺治帝以豪情上的重创,成为顺治萌发削发动机的一个直接契机。
“清初内国史院满案牍卷”,是清朝初期内国史院这个当局机构为纂修国史而编录的满文档案质料,它按年代日的挨次编辑。因为修史角度的分歧,案卷所编录的事件内容就详略分歧。固然是简朴的记录,但将其与碑文石刻相对比,其登山启事、时候、别山法师修行处所都是符合的,正左证了碑文石刻所述究竟的实在性。
据一些史学研讨册本阐述,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老婆。她是在顺治十年(1653)十五岁时当选秀女,指配给了襄亲王,在第二年景婚。结婚时董鄂妃十六岁,襄亲王十三岁。这位生于清崇德五年(1641)名叫博穆博果尔的襄亲王,是皇太极的第十一个儿子,其母亲是懿靖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说,襄亲王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弟。如许,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就是顺治的弟妇了。
顺治亲政的第一年,为了学习一些日蚀、月蚀、彗星、流星、历法等天文、物理知识,就接管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引见,召见了在钦天监任职的北京耶稣会布羽士汤若望。汤若望赅博高深的学问,获得了顺治帝的尊敬。而汤若望在获得这类教习机遇后,在解释科学知识的同时,开端向顺治帝传输基督教教义。教义中关于统统罪恶都能够通过忏悔而获得上帝宽恕、并免遭审判的思惟,也随之植入了顺治的心灵。但汤若望在顺治脑筋中苦心营建的这一信奉,终因贫乏这片广漠地盘的文明滋养而坍塌了——在这片地盘上被深深滋养着的佛教,其关于不异题目及前程的阐释,终究征服了顺治帝,并成为了他的人生信奉。
董小宛,出世于明天启四年(1624)。这个出世时候,是按照她的丈夫冒襄写的记念文章《影梅庵忆语》推算的。冒襄,字辟疆,是明末清初的闻名文学家,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一起,被并称为“明末四公子”,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他的《影梅庵忆语》,写于小宛归天后。文中追思同小宛了解的时候,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这年小宛十六岁。如此推知,小宛应当是在明天启四年(1624)出世。而顺治帝则出世于清崇德二年(1637),这个观点就是,小宛要比顺治大十三四岁。冒襄记录小宛灭亡的时候,是顺治八年正月初二(1651年1月22日)。这一年,顺治帝方才十四岁,还没有到大婚的春秋。以是单从春秋和小宛归天的时候上推论,董鄂妃也不成能是董小宛。何况,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详细记录了为小宛赎身、一起回家后遭受的战乱流亡糊口,以及小宛最后病死的全过程。董小宛死去的地点,是江苏如皋叫“水绘园”的家中属于本身的那间屋子里——“影梅庵”。她的灭亡,还获得了当时一些闻名学士的见证。以是董鄂妃不成能是董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