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点纸成金[第1页/共4页]
天津卫间隔都城只要不敷300里的间隔,不但是离着北京比来的一处来往南北的互市大埠,又是直隶总督兼北洋互市大臣的行辕地点,和京师京畿之地交换来往密切,以是天津卫和都城的风俗风情也多有类似。
见秦川打量着那副气势不凡的春联,李明方盯视着秦川,不由嘿嘿笑了起来。
这让初时对秦川要印制“飞帖”非常不觉得意的金立3、李明方和潘丝炽非常吃惊,他们千万没想到,就这么小小的“飞帖”,竟然也能带来数十万大洋的利润。三人由此也对秦川更加佩服得不得了,私底下都说秦川果然是赵公明转世,不然又如何会有点“纸”成金的本领。
明朝才子文征明也有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店主,天津卫的歌谣里称你是财神秦。都说店主你就是财神爷下凡,就是在你部下做事的,各个也都会跟着叨光,都会发财致富,这说的就是咱的那些工人。不说别的,就说这些跟着咱最久的那些陕西来的哀鸿,来的时候衣食住行都成题目,可现在一家家活的风景面子,他们哪一个又能不对店主你心存感激。过年了,他们也都晓得店主你甚么都不缺,可这份情意他们老是要表达一下的,花几百个铜板买一个飞帖,这也是应当的。”
因为《东方时报》不但偶然政要闻,西洋史话、文艺副刊,另有贸易信息、贩子妙闻,以是成为上至官员,下至文人、商户乃至家道较好读书识字百姓爱好的读物。
看着一脸懵懂的秦川,李明方笑的更努力。
这几天秦川整天忙得昏入夜地的,那边还顾得上看这现在天津卫和都城里已经打着名号的《东方时报》。
遵循李明方所说,这是京畿一带的风俗,假造的这四人,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口彩。
秦川本想说甚么,可瞥见一旁的高英神态有些不天然,只是撇了撇嘴就搬鞍上马。
“老李,天津卫这些人又是如何编排的我的?”
“再说,现在在我们这些厂子做工的,和以往比拟家家都是景况大好,就更不要说工厂和银行里的那些文员、职员了。这些人家在小门小户里,现在都可谓富户。我传闻,现在四周几个县只要几亩薄地的农户,都探听着我们工厂还甚么时候找工人,都筹办着卖了那几亩饿不死人的薄田来天津呢。”
秦川有些担忧地说道:“老李,你让各个厂子都给工人们传个话,就说我秦川感谢大师,也了解大师的情意,只是要他们不要再费钱买这些拜年片了,太耗花财帛,只要他们尽力事情就好。”
“店主,你看这字体,这联意,如许样都是上佳之作,高淼才貌双全,确是个可贵的。。。。。。人才啊。”
“店主,你说说,这大过年的,你不让他们表达一下对你的谢意,他们又怎能过意得去?”
见李明方提到《东方时报》,秦川不由停下来,转头问李明方。
春联的上联是:日月星三光并照,财如晓日腾云起。
因为秦川平常就住在染厂里,这染厂也就被人视作震旦个人的总部,这幅春联不但要气势实足,更要词义俱佳。这幅高淼除夕当晚当场拟就撰写的春联,不但对仗工致,词义更是大气澎湃,绝对是上上之作,当时就博得合座喝采。徐子川这老童生就不说了,就是张士珩这个正牌的进士,也大为奖饰。乃至张士珩还一再鼓动高淼去插手大考,以搏个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