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后人[第1页/共3页]
“你父亲现在就核计着兑换朱雀银元,这么说,他是看涨这朱雀银元了?”
心中暗喜的秦川看了一眼金立三,转头对高淼道:“泽州,你父亲想要换多少?”
教会书院读了七年,应当是后代高中毕业的程度,还能给《东方时报》投稿,这更申明这个青年和普通的读书人分歧,秦川愈发来了兴趣,正要聘请高淼插手本身正筹办开学的黉舍,身后的金立三插起话来。
听了高英的话,秦川不由心中欢畅,忙问高淼。
一向低头不语的高淼却俄然道:“秦大人。。。。。。”
朱雀银元的实际比价,遵循金立三的估计,应当达到一块朱雀银元兑换一块鹰洋加五百个铜板的程度。
“秦大人,我这堂。。。。。。弟岂止是读过书,他在租界里英国人开的教会书院读了七年书,不但能看报,他还向这个《东方时报》投誊写文章呢。”
“哦,高淼,泽州,不错,好名,好字。”
要晓得,从道光初年起,银价猛涨,当时一两银子可兑换一吊铜钱,也就是一千文,到现在,已经涨到可兑换两千五六百文的程度。之以是一开端没有把这兑换比价一步到位,留下很大敞口,就是为了给逐步太高比价留下空间。
见秦川回过甚来,高淼又不由语塞,好半晌才红着脸对高英道。
高淼冷冷一笑,不屑隧道:“那里另有甚么益德裕高家,十多年前高家长房就穷的不得已变卖了高家祖产,我们两家不但是高家旁系更是庶出,早早就被赶出高家。”
实在,为了让朱雀银元尽快畅通起来,秦川和金立三早有打算,一个是下工夫把银元做得精美,另一个就是必然要包管成色。再有一个,那就是要成心识地慢慢举高朱雀和鹰洋的比价。正因为如此,除了大宗批发采办震旦产品时必必要换成代金卷,秦川还要李明方安排,在东街、租界和TJ城里设立了三处零售商行,专门发卖包含色布在内的震旦公司的各种产品,并且有一条特别规定,那就是只收朱雀银元和震旦银行发行的代金卷。
“泽州,你给《东方时报》的投稿都是哪些方面的?”
秦川热切地对高淼道:“泽州,我这里顿时要办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小学联办的初级中学,现在贫乏西席,你可否屈就先到这初级中学任教?报酬从优。”
“你读过书?能看报?”
“秦大人,我叔父在城里开了个小钱庄,他听在按察使衙门的一个熟人提及,我们的朱雀银元成色好,做工又精美,就找我扣问,恰好您那日给了我们这些侍卫每人十枚朱雀银元,我就给了叔父一枚。不想叔父看后,以为我们这银元要远好过鹰洋,明天传闻来东街看热烈的百姓都会获得一枚朱雀银元,叔父就在东街口和我堂兄带人摆起了摊子,以每枚一块鹰洋外加五个铜板的代价向获得朱雀银元的百姓收买。可本日获得银元的百姓有很多并不肯顿时互换,叔父只收买到少量朱雀银元。这才打发堂弟来寻我,想要我问问,看看可否从我们银行里兑换一些。”
一脸惶恐不安的高英看了秦川一眼,踌躇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着低声对秦川说道。
朱雀银元和鹰洋比较,重量差未几,可含银量却高了百分之三,金立三遵循含银量定了一枚鹰洋加4个铜板兑换一枚朱雀的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