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治国之道[第2页/共2页]
陈稷心中固然如许想,但却并没有说出来。毕竟说出来有一种‘找死’的意义,这并不是陈稷想要的死法。
陈稷看着面前的场景,心中暗自感慨。
陈稷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嘀咕。
如许的话,得快些让赵高去把这几人给找出来才行。对了,另有那项羽,也得先找出来。
不过既然说到了这里,张良也只能答复道:“若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那天然是天下之福。”
嬴政心中暗自记下‘项羽’这个名字,同时对陈稷的未卜先知更加感兴趣。
【不过张良的反秦之心,恐怕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摆荡的。毕竟他的家属被秦所灭,这类仇恨,很难等闲化解。】
靠近马车车门的陈稷则眼观鼻鼻观心,只要不问话,他绝对不会说话。
【你在这劝张良,还不如去找萧何、韩信,这些人怕是更轻易为大秦所用。】
不过在内心感慨之余,嬴政却又向张良提了一问,“张先生,可曾想过,如果是韩国一统天下,该如何管理?”
嬴政听到陈稷的内心声音,心中也暗自感喟。颠末这几句闲谈以后,他感觉这张良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只是不能为本身所用,实在有些遗憾。
陈稷一愣,明显没想到嬴政会俄然问本身。本身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屯长,你问我治国之道,是不是问错人了?
这陈稷不但晓得将来的局势,还能让本身存眷到很多今后才气崭露头角的家伙。能碰到这家伙,真是大秦的幸事啊。
嬴政看向窜改这统统的始作俑者,俄然开口问道:“陈稷,你感觉朕的治国之道,如何?”
想不通,嬴政也就不再想,而是持续对张良问道:“张先生,你仿佛也游历四方,见多识广。不知你对朕刚才所说的治国之道,有何观点?”
陈稷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不算本身找死就行。
嬴政点点头,仿佛对张良的答复非常承认,但他并未直接回应,而是持续说道:“朕觉得,管理天下,既需仁政,也需法度。若无严明法度,天下必乱。当然,若无仁政,民气也必失。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成。”
不过在点头以后,嬴政却又俄然话锋一转,问道:“张先生,可曾想过,若天下不再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那该如何?”
嬴政固然晓得本身的劝说不会有太大的感化,但还是接了一句,“张先生,朕知你心中有恨。但天下局势,非一人之力可改。与其固执于畴昔,不如放眼将来,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嬴政听到陈稷的内心声音,眉头微微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