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转变苗头[第1页/共2页]
只见嬴政并没有焦急表态,思考半晌后,才看向王贲。
特别是这几日,每次收到咸阳狱的竹简以后,老是会对着大臣们的奏章点头感喟,本日更甚。
但是,既然陛下提出来了,并且还较着很信赖,那他也不好说甚么。
看着跪倒在地的大臣们,嬴政脸上的神采没有窜改,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众卿觉得,此事该若那边理?”
只是,这事关大秦安危,他才不得不入宫。
“无事便退下吧。”
特别是冉方那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如果其别人说出来,怕是现在已经人头落地了。
嬴政一番话说完,章台宫内顿时鸦雀无声。
“更何况,楚地那些人也从未至心归顺陛下,这么多年来时不时就会起兵想要造反,是以就算是杀了对我大秦也没有任何的丧失。”
“臣等有罪。”
以李斯为首的大臣,听完王贲之言,也都上前一步,随声拥戴道:“臣等附议。”
一点有效的建议都没有。
“楚地旧贵气力不容小觑,当初陛下横扫六合,只楚地便用了四年的时候,可谓倾天下之力。”
王绾身为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如果楚地有兵变动静传来,那他也应当是第一时候晓得的,他甚么动静都没有收到。
因而,王绾第一个出声,跪在地上自检道:“臣有罪,楚地有谋逆之心,臣竟然毫无发觉,是臣的渎职,请陛下定罪。”
王贲跟在嬴政身边多年,对嬴政的话百分之百的服从,就算是嬴政没说收到了上天的警示,只要嬴政一句话,他也能够带着兵马踏平旧楚之地。
而这些大臣呢?
但是,就这么不起眼的楚地,竟然能让嬴政遭到上天的警示!
李斯不晓得嬴政心中的设法,但是站在丞相的位置上,他和王绾的设法一样,不管楚地之事是真是假,既然有了这个警示,那就不能不坐视不睬。
自从跟从陛下巡游返来以后,王贲根基上没有了出兵的机遇,这好不轻易有了这么一个机遇,他定要好好掌控。
“现在上天给了陛下警示,那就应当掌控此次机遇,趁着楚地旧贵族还未羽翼饱满之际,把这些旧贵族全数杀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情了。”
嬴政没有看他,这件事若不是冉方说出来,就连他也不会想到这些。
因而他躬身上前,非常恭敬地看着嬴政,劝戒道:“启禀陛下,臣觉得王将军言之有理。”
说完,他恭敬地站在那边,等着嬴政的旨意。
如果任由其生长下去,保不齐就会成为大秦的一大隐患。
特别是王翦,这么大年龄了,要不是陛下几次三番请他入宫,朝中大事他向来是不肯意再掺杂的。
更何况,那些旧贵族的野心,就算是现在没有,那也不能必定将来没有。
“寡人恕你们无罪,都起来。”
莫不是和那牢中的冉方有干系?
说着,嬴政的声音顿了顿,“扶苏与那楚地之人干系甚密,出兵之前你可去咸阳狱一趟,与扶苏详谈一番,看他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此言一出,站在大殿中间的大臣们相互看看,低着头谁也没有说话。
王翦的意义,就是先不说出兵的事情,先把这件事调查清楚了,如果那楚地真有反心再杀也不迟。
话音刚落,王翦之子王贲站出来,朝嬴政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既那楚地将来有谋逆之心,现在就应当把他们都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