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逆转1906 > 26.第26章 “复汉子”官静(求收藏,求推荐)

26.第26章 “复汉子”官静(求收藏,求推荐)[第3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文德嗣问道:“对了,我们和光复会的合作,现在停止了甚么程度?”

王琦却说道:“文总,我感觉光复会对于我们用处不大,他们的构造软弱涣散,不是甚么好帮手。”

这艘火轮是附属星科公司的内河航运部,专门用来运客的。现在船上约莫有30几个客人,约有一半都是公司内部员工,另一半搭客大多是贩子或者读书人,个个都是衣冠楚楚。

这条航路本来是为了内部职员来往便利才开设的,对外停业只是顺带,因为票价设置得比较高,底层百姓舍不得坐,以是现在这类火轮反而成了比较初级的交通东西。毕竟之前的沱江航运是很原始的,特别是上行的时候,根基都是靠纤夫拉纤,那速率实在太坑爹了。比如从泸州到内江这条航路,之前用纤夫拉的话,走个三五天都不希奇,而换成火轮,也就大半天的时候。对于赶时候的贩子们来讲,这点特别首要。

1896年,18岁,应孺子试中秀才。1898年,20岁,会试中武举人――这是中国汗青上最后一次武会试。同年在北京与大刀王五参议,秒胜之。1903年,又中癸卯恩科乡试第一名,翌年停止甲辰恩科会试高中进士。因而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人间无。”同年去官不就,考入马震伯方才创办的上海震旦大学,学习化学。

这位同窗并没重视到,在他踏上船埠的那一刻起,就有好几双眼睛盯上了他。

………………………………………………………………

“服从,文总……”

目前文德嗣的星科公司只是一个企业,办军校这类事情就太让人忌讳了,就算“我大清”再如何二逼,也是不成能答应的,即便是洋大人也不可。以是现在的军校,还只能打着“安保黉舍”的牌子。明面上是让这些团练的小头子和工厂保安们学点儿文明,在现在“全民学新学”背景下,这类做法也是很合适逻辑的。至于详细学甚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艘刚从泸州上来的小火轮哼嗤哼嗤的靠上了船埠,一群船埠工人当即跑畴昔,把一部桥车推畴昔,把天桥放到船舷的船面上。

此人穿戴一套门生装,身材高大魁伟,靠近一米九,站在一群均匀身高不到一米七的搭客中,就像鹤立鸡群一样显眼。

他是震旦大学的首届门生(这所教会大学位于法租界吕班路,背后是法国上帝教会,第一外语是法语)。也是这一年他在上海他通过陈独秀结识了章士钊,帮手主编《百姓日报》。1904年初,在上海奥妙插手光复会,结识了徐锡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