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将谁与谋[第1页/共3页]
但是没想到,他真的分歧适子承父业,要不是姚妙仪脱手抢救,他早就一命呜呼了。和父亲父子相认,以后不管父亲如何吵架、嫌弃常森不争气,他都不肯再踏入疆场半步。倒是刚结拜的兄弟王宁英勇固执,备受父亲夸奖,还认了他当干儿子。
常氏是将门虎女,边幅平平。而吕氏是世代书香出身,生的脸孔姣好,吕氏很受宠嬖,已经生养了三个儿子,身材仍然窈窕,边幅仿佛少女。
常氏不像吕氏饱读诗书,晓得古今,但也晓得一个不能登上皇位的嫡宗子将会晤临甚么样的了局。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太子妃常氏却感觉彻骨酷寒,她微微侧过身材,避开了吕氏递过来的冰帕子。
她和太子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在闺中时,她喜好跟着父亲舞刀弄枪,而太子朱标是在文人堆里长大的,喜文厌武,以是和她毫无交换,倒是和侧妃吕氏经常诗文相和,恩爱缠绵,对她只是恭敬罢了,并无伉俪情分。
常遇春兵马平生,从无败绩,却被小儿子气得束手无策,每当王宁建功,他就会把儿子常森骂一顿。
常氏晓得肚子里的孩子要紧,可为人后代,孝道抢先,父亲英年早逝,听到屏风内里三个哥哥和儿子的哭声,哀痛囊括而来,心如刀绞。
常森抱着灵位对洪武帝行了君臣之礼后,也不顾甚么形象了,拉着大哥和二哥的手嚎啕大哭起来,三兄弟捧首痛哭,皇长孙朱雄英年纪还小,跑畴昔扑到三个娘舅怀里,也跟着嚎哭道:“娘舅!外公说得胜后教我骑马的,呜呜,外公骗我!是个大骗子!”
他不忍心见宠妃尴尬,便走畴昔接过了冰帕子,擦了擦汗水和泪水,他刚才奉父皇之命,和将士一起将棺材抬到祭台,此时肩膀和腰身都酸痛不已。
因为常茂,常森,常升三兄弟的名字都是朱元璋亲身取的。这些将门以后,也只要常家三兄弟有这个殊荣了。
那年王宁拿着玉佩帮常森和常遇春父子相认,由此成为常遇春的亲兵,平步青云,小小年纪屡立军功,封了百户。厥后常遇春和徐达将北征军兵分两路,追击逃窜的元顺帝,她也由此和王宁分开了。
将谁与谋,此时太子妃常氏也几次默念着这四个字,回想刚才朱标和吕氏冰帕传情的景象,目光冰冷幽怨。
若要俏,三分孝。
祭文念罢,洪武帝抚棺而哭,胡惟庸、刘基等大臣们皆跟着恸哭,魏国公徐达怔怔的看着战友的棺椁入迷,常遇春是同亲、是同袍、是合作敌手,更是好朋友。
当第二支北征军全军缟素,抬着元帅常遇春的棺椁进京时,金陵满城缟素、一片哀鸣、哭声震天。
侧妃吕氏双手捧动手帕,太子妃却不睬她,顿时身形生硬,微微有些难堪,她昂首看了太子朱标一眼,满脸的委曲。
“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
而常氏只生了皇长孙朱雄英,好轻易再有了身孕,太医说看胎像八成是个儿子,常氏欣喜万分,可惜乐极生悲,还没欢畅多久,就传来了父亲的凶信。
抬棺材的一共有八个年青人,王宁站在最前面。最前面的是太子朱标,朱标在棺材左边,而右边的人姚妙仪也很熟谙,恰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魏国公世子徐辉祖。
太子妃常氏跪在屏风前面哭泣不止,她小腹微凸,洗净铅华,神采惨白,还长了怀胎斑,太子侧妃吕氏在一旁跪着,低声安抚常氏,“太子妃节哀,您怀有身孕,莫要哀思过分,伤了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