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 第48章北伐?我朱高煦坚决反对!

第48章北伐?我朱高煦坚决反对![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乾清宫,奉天殿!

靖难之役中,燕王宗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将后勤政务措置得井井有条,处理了朱棣的后顾之忧,胜利博得文官个人的承认支撑,如黑衣宰相姚广孝,兵部尚书金忠等人。

一样的事理,文官个人天然拥立宗子朱高炽,以是两边势同水火。

起码不管如何着,监国这个烂摊子可不能接!

这是打上瘾了吗?

龙椅上面,朱棣环顾满朝文武,心中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可惜,他是老二啊!

文官居左,武官在右。

成果现在本身无帅可用,不得不御驾亲征,北伐鞑靼,真是可悲!

而燕王次子朱高煦随父交战,不但立下了显赫军功,还同靖难将领结下了深厚交谊,如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等靖难大将。

得,这位皇上,这才方才回京,又决意御驾亲征,北伐瓦剌了。

莫非说天子又有甚么大事情要宣布?

杨士奇捋着髯毛,淡淡点头道:“应当不会,陛下贤明神武,岂会受奸人蒙蔽?”

“士奇,皇上本日这般大张旗鼓,不会是想让汉王……”黄淮抬高了声音道,脸上尽是忧容。

但是下一刻,朱高煦抢先一步走了出来,一句话震懵了全部朝堂。

因为本日早朝只是日朝,不是大朝或朔望朝。

“爹,儿臣觉得北伐瓦剌一事……极其不当!”

这个老二,最像朕啊!

朱高煦与丘福等靖难将领一同在疆场上浴血搏杀,结下了深厚的同袍交谊,他们天然但愿朱高煦能够被立为太子,如此军事勋贵个人能够赢利更多。

剩下的这些武官内里,也就只要张玉之子张辅有大将风采,能够独挡一面挂帅出征,何如他困于交趾背叛,现在还在挞伐交趾叛贼。

此话一出,百官顿时群情纷繁,交头接耳。

一人名杨寓,字士奇,翰林侍讲兼左谕德;一人名黄淮,字宗豫,翰林侍读兼左春坊大学士。

建文二年,本身在东昌之战时被围困,张玉与朱能杀入重围救援,终究朱能与本身冲破重围,而张玉却因力竭而战死,时年五十八岁。

而大朝则是礼节性的朝会,在每年的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这三个日子停止,因为有藩属国使节插手,以是大朝最为首要,地点选在奉天殿停止。

左边靠前的位置上,两位绛袍大臣正在低声扳谈,神采都有些凝重。

本日皇上一变态态,在奉天殿上朝,很多朝臣都感到了些许不安。

杨士奇与黄宗豫恰是太子朱高炽的果断拥趸,二人共直文渊阁。

这个坑儿贼,不晓得又在策画着甚么鬼主张。

大朝与朔望朝这两种朝会均在奉天殿停止,更多是一种礼节,目标在于行朝贺之礼,反倒不会不群情政事。

只不过太子与太孙都站在了文臣左边,汉王与赵王却立在了武官右边,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却恰好代表着现在的朝堂局势。

朱棣见状感觉风趣极了,不过一想到等会儿宣布北伐的动静,那些文官又会跳出来反对,那丝好表情刹时荡然无存。

一次平常早朝,皇上为甚么要在奉天殿停止?

朱棣在靖难之役后胜利即位称帝,永乐朝堂也是以呈现了多个政治派系对垒,构成了一个奥妙的政局。

奉天殿内,百官肃立。

“火线传来告急军情,瓦剌军进驻胪朐河,企图窥视中原!”

那么,题目就来了。

果不其然,只见身着二品绯袍的夏元吉缓缓走了出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