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朝堂风云再起[第1页/共2页]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刹时头皮发麻,糟了,老爷子这火气兜不住了!
这些人很清楚,前次朝会东宫一众属官看似折戟沉沙,可本日里十有八九还会持续。
方才说话的黄子澄不过是吹响了冲锋号罢了,紧接着一众文官便开端了从各种角度开端劝谏朱元璋了。
毕竟在洪武天子眼中,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可两条腿想当官的各处都是。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看着世人演出。
这群民气中已经开端一边嘲笑,一边揣摩着本身哪个子侄另有门生能够弥补一下即将到来的空缺了。
同时,另有更聪明的,视野已经偷偷地扫过一众东宫属官了。
“讲来!”
“如何?你们这是要跟咱闹一出逼宫?”
而一向未曾转动的几位身着绯袍的文官,现在如同压根没听到其别人在群情甚么普通,那叫一个安稳。
归正若那朱允炆真上位了,光东宫那几人莫非还能把这天下的官位都给占了不成,不还是需求我等办差?
固然这群人只是简朴的站出来讲了声附议,但却让朱元璋眼中的杀意更加的份藏不住了。
只是跟着一声“陛下临朝”,本来各个老成慎重的臣子们,毫不踌躇的低头施礼,半点不见之前的傲骨。
若真的杀光了,那再找就是了。
成了升不了几品,可如果败了那可就是身故族灭了,这买卖如何看如何不划算啊!
朱元璋面沉如水的看着黄子澄,仿若压根没闻声普通,可嘴角那一缕耻笑却明晃晃的展现在了众臣面前。
这群人莫不是傻了不成?
毕竟好不轻易花样高坐、绯袍在身,谁去干这类杀头的买卖啊。
可这些老狐狸心中哪怕再波澜澎湃,此时也会假装不知。
朱元璋冷着脸看着朝堂之上的众臣,等着他们的反应。
可看似沉寂无声如若无人的奉天殿里,人当然不便利说话,但使个眼色、察看下旁人还是能够的。
毕竟那等人都被洪武老爷子杀了个干清干净。
以是,如果洪武老爷子前次朝会的时候就承诺立太孙,或者哪怕没直接承诺,只要暴露明白的意义来了,世人都会一拥而上的支撑。
实在说来讲去就是一件事,若不立朱允炆为太孙,这天下立马就要乱了,大明朝要亡啊!
次日,奉天殿殿门缓缓推开,群臣如流水般沉默而沉寂的走了出来。
洪武天子甚么时候讲究过法不责众?
仿佛想把对方脸上一丝一毫的神采都看清楚普通,不但细细打量着,还在暗自揣摩这位一心想进太孙位的朱家子孙本日里又筹算如何做!
但恰好,老爷子前次朝会不但没有定下朱允炆的太孙之位,反而模糊约约有传位于藩王的意义?
毕竟,他们很清楚,龙椅上的这位,但是尸山血海内里趟过来的,甚么场面没见过?
他乃至都想主动说一句“陛下臣今儿就看看不说话”了,恐怕洪武天子举起屠刀的时候砍错了人涉及本身,那可就冤了。
这不,很多人头都不转,视野却落在了站在前排的朱允炆身上。
毕竟从龙之功谁不想要,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擢拔、贬斥本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天子御下的手腕罢了。
这如何不让朝中众臣心中一片骇然?
洪武老爷子对于朝堂的压抑可不分文武,只不过对文臣的压抑更甚罢了。
想明白其间事理的文臣们,现在一个个如出一辙的双目微阖、面沉如水,那叫一个官威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