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自古以来王朝兴衰的源头之一[第2页/共2页]
“特别是现在的文人,思惟狂热而过火,固执到舍生取义亦不顾的境地。”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这船长的才气的!
确切如此,纵观中原这么多皇朝,就没有一家不在这上面操心机的。
朱高煜喝了口茶水,沉吟半晌后,缓缓说道。
“历朝历代都在极力节制,每一任大志壮志的帝王,都想把这天下的支流思惟把控在手中。”
“历代读书人在不应期间都画下了稠密的篇章。”
“始皇期间,法家熠熠生辉从而焚书坑儒。”
“他们的思惟和欲望,是节制不住的!”
但,此时较着不是感慨的时候。
朱元璋可还没健忘朱高煜上午的那番惊人之语,他对接下来的内容更加猎奇。
朱棣现在则跟条咸鱼似的,斜摊在椅子上,眼睛半咪,看似捧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
“从九品中正制再到现在考场的八股,诸多帝王呕心沥血揣摩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办法。”
特别是饭前,朱高煜信誓旦旦的说,大明鼎祚最多三百年,这话可谓是石破天惊。
“可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任他天子多么短长,青史留名初创乱世,但在这个题目上,却罕见胜绩!”
“不但有,并且是比眼下的好处更大的坏处!”
朱元璋抿了口茶,看着劈面那云淡风轻,半点不焦急的大孙子,心中悄悄赞了一声。
朱高煜天然看到劈面张老爷子的表示了,可他却一点都不在乎。
“其他方面,我们本日里先不展开说,我们说一个最直接的题目,文明!”
“但终究的成果呢?”
反倒是那句共治天下,成了读书人的共鸣。
哪怕是他朱元璋,摈除鞑虏、规复中华,建立了多么的伟业。
“历数过往朝代,霸秦强汉、盛唐富宋,终究都走向了式微。”
“那隋炀帝当然横征暴敛断送了大隋的大好江山,可那科举轨制,倒是千年可贵的善政!”
“现在,酒足饭饱,不知朱小哥可否替老夫解惑啊!”
而恰好这些读书人常常自夸正宗,是国之柱石,口口声声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
但,这话想想也就罢了,说出去就成了笑话了。
他倒不是否定这类题目存在。
朱高煜说到这里停了半晌,给了劈面二人半晌思虑的时候,同时也是清算本身思路的时候。
“自古以来,读书人于朝廷而言那是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