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烂帐本[第1页/共2页]
体系的崩塌,阿谁崇祯的原身,能支撑十七年才亡国,也真的不轻易了。
崇祯心底暗笑,这用度都是恍惚账,你崔尚书是费钱的兵部,也是这个采购链条里最发财的中间商,真觉得朕是甚么都不懂。
“陛下,本年的出入还需年底汇总,客岁的出入实属艰巨,应收2600万石粮,此中,太堆栈折色入银应收330万两,实收280万两,盐、矿、工商税约80万两。支出,却近600万两,大头是辽饷,占了七成的支出,靠着加征才凑了771万两用于辽东。另有宣府、大同、蓟州等边镇年耗银约200万两。”
“唉,这些钱,少不得花。朕能够少花,其他的钱,难省啊。”崇祯感喟道,他感觉无法倒不是这钱要花多少,而是之前提到的盐、矿、工商税才支出80万两,
“请陛下垂问,臣定知无不言。”两人赶快跟上。
大明藩王,光10000石俸禄的就有十几位,他们享用着国库的扶养,更有着私田万顷,崇祯省吃俭用凑出来的钱,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炮弹呢?箭枝呢?”
“禀陛下,采购军资方面,兵器盔甲,一人起码需求40两,粮饷布匹用度,驻地兵士一年需求25两,出征之兵,一人一年需求50两才方才够。军马采购30到50两,豢养一年20两。如果算上炮火这些重器,一门入口红夷铜炮约500到800两,国产铁炮约200到400两。”
一面是大明立国的卫所轨制,已经实际上崩溃了,卫所兵挂着军籍,却实为耕地的农夫,几近没有甚么作战的才气。
“嗯,如果不加征,客岁亏损很多于600万两,三年也赚不返来。加征辽饷,固然平了账,却失了民气。”崇祯一皱眉头。
“上公,本日朕留诸位,是心中有些不明之处,想就教诸位。”
但让崇祯无法的是,寄但愿于点窜税制,汲引清官,是没用的,他没那么多的时候。
“谢陛下,臣日日惦记军费,钱可不能乱花。”
崇祯安抚道:“罢了,大明没钱,也不是你的错,朕只是想晓得真相,今后你还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公然是没钱,并且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一点但愿也没有的财务困局。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先帝在财务上如何弥补亏空的战略,崇祯这一天下来,算是对大明的财务,有了开端的体味。
最敷裕的如福王朱常洵,封地两万顷良田,他另有工、商、税、盐这些支出,他的钱,真是多得花不完,完整花不完。
因为,大明的天灾,顿时就要来了。
“崔尚书用心了。”
另一面,则是将领们把朝廷的拨款,都花在豢养亲兵仆人之上。5600户的卫所,重金培训,设备精美能用于作战者不过数百人。而这些战兵,虔诚的并不是大明,而是他们的下属。
“嗯,支出的细账,我等你的账目吧,对了,我大明人丁现有多少?”崇祯接着问。
“上公辛苦了,朕晓得,这些年,到处费钱,能保持住端赖上公经心。”
崇祯穿越而来,后代的史乘里,谁都晓得,大明的顶层,穷的只要他朱由检一小我。
“陛下,另有奉侍宗室的100万两,西北赈灾50万两,宫室支出50万两。”郭允厚想起魏公交代的话,赶紧弥补道。
大明现在最牛逼的是藩王,第二牛逼的就是各路中间商,拨下去的钱,十成能有三成到真需求费钱的处所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