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明:我以藩王御天下 > 第33章 八王之约

第33章 八王之约[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有个还未说出的打算,等下来的乱局开端,这些藩王的军队,他要集合在几个计谋、交通要地地点的都会,同一办理。

至于粮食、银两,崇祯跟他们提都没提,不能让他们还没插手重兴大明的核心团伙,就先散尽家财吧。

周王朱恭枵封地于河南开封,明史中,他在李自成打击开封时,散尽家财,招募兵士,英勇抵当,打退了农夫军,乃至射瞎李自成一只眼睛。

同时,必须练习3000人的精锐军队,由藩王本身提拔的将领带领,精锐军队的要求极高,必须是春秋18-25岁之间,身材强健,耐力良好者,才可当选。

德王朱由枢封地于山东济南,封地贸易发财,银两充足。

崇祯算过账,八个藩王,养3000名精干,对于大明来讲,就有了24000名能够矫捷调拨的力量,更何况,这些人的兵器设备、战马配属都是良好,战役力很强。

这八位藩王,都被直接下旨召入京师,明白地让他们带上本身的两位嫡子随行面圣。

魏忠贤虽对此三人入了紫禁城,有冲突之意,乃至见到三人,说话也不甚客气,话中带刺。

张邦华、杨嗣昌、孙承宗三人,被从家中起复,来到了崇祯的身边,未授官职,只给了与圣上私议国事的便利。

代王朱传㸄封地于山西大同,大同为军事重镇,享有军需补助,代王固然不事军务,但久居此地,也算藩王中比较熟谙塞内奸手的一名。

崇祯选的这些藩王,都是间隔西北不远的,比如肃王和韩王,本身就是民乱后的目标,他们的手中有军队,除了保境安民,也能够随时援助陕西。

眼下危急将近,再激活几个藩王,做些筹办,更首要一些。

他们晓得前面四位藩王与圣上见面后,不但未被削权夺地,还被圣上委以重担,是以来的时候,也都算放心。

辽东现下安宁,后金有一段时候没有建议战事,督师兼辽东巡抚王之臣的日子,也还算好过。

已至蒲月,气候垂垂转暖,紫禁城花圃里的树枝上,新芽已然长大,绿意养眼。

藩王们对这个安排,都是又爱又恨,能有本身的军队,固然限定了员额3000,可总比之前没有兵官僚舒心很多,但是这个破钞,却也让诸王肉疼。

几位藩王,固然勉强,也还是给陕北送去了几万石粮食,能把民乱的日子,延后稍许。

崇祯内心清楚,要重用的人,现在只能保持着必然程度的间隔,走得近了,魏忠贤的妒忌心就会盯上他们。

你皇上明天说,限定藩王的兵力,但你有人去一个一个数吗?藩王说是3000兵,实际上招个3万。

南京那边,高宇顺赚来的银子,在渐渐地送回宫里。

每军要有500人的马队,并严令一人配置两马,战马可由诸王调派人到代王、晋王处,从蒙古部落采购。

藩王们领了皇命,各自返回封地,嫡子们留下,送入了为他们新盖的王府,和那四位藩王的嫡子们,一同接管国子监派来的教员教诲。

崇祯和魏忠贤,还是利用了上回保定见藩王时的套路,只是此次的端方,有着明显的分歧。

蜀王朱至澍封地于四川成都,成都平原富庶,又长年安然无乱,他的家属堆集极其丰富。

对于那20万朱姓宗族,此次八王之会后,也公布了宗族入军令。

像现在如许留在身边,能够达到扣问国事,并且随时能够见到,就充足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