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酣畅淋漓,振聋发聩[第2页/共2页]
“那只能申明对方是目光短浅还是深谋远虑,是否能跟上皇上您的高瞻远瞩!”
“皇上不愧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圣君明主,此决定实在是太精确不过了。我大明若真想长治久安,以定乾坤,则迁都北京就是不二之选!”顾远毫不游移道。
顾远正色说着非常叫民气惊的话:“待到当时,过上一代,两代人后,恐怕我与蒙元之攻守之势就会倒置过来,而到当时,大明便会成为下一个孱羸不堪的宋朝,被北方之敌肆意踩踏了!”
朱棣的神采倒是和缓了些:“此话怎讲?”
并且你如此光亮正大地支撑此事,真不怕引得满朝攻讦,视你为眼中钉么?
要不是在天子跟前,那一众朝臣此时都冲要出来大肆批驳这个年青人大胆妄言,的确不知所谓!
这话出口,终因而有人按捺不住了,礼部尚书吕震一步迈出,直盯着顾远:“小子你好大的口气,那老夫倒要问你一句,南京但是太祖天子定下的都城,莫非在你眼里,连太祖天子也是目光短浅之人么?”
刚才摆了然是站在那些官员一边,如何俄然就跳到他们的对峙面?
快点承认这一点,那接下来等候你的必陛下的雷霆大怒,到时不但你,就连道衍和尚也会遭到连累,之前的案情我就又能翻上一翻了!
很多臣子都悄悄皱起了眉头,同时心中也生出了一丝不那么好的感受来。
皇上成心迁都,这一点实在朝中绝大多数人都已晓得,但晓得归晓得,却向来没有人敢真正的宣诸于口。
朱高煦更是踏前一步大声道:“蒙元残存确是我大明最大的隐患,若不能趁着现在国力和军威正盛时将之赶尽扑灭,则必定遗祸无穷!”
两父子有感于此默契,乃至还相互对视一眼,脸上带笑。
朱棣的眸子蓦地就亮了起来,当即拍案喝采:“好!好一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恰是朕这个一国之君想做和在做的事情,不然你们觉得为何朕以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要一次次御驾亲征?”
几近同时,两人异口同声地喝采,竟然是朱棣和一向显得非常低调的汉王朱高煦。
这年青人脸皮实在厚,马屁竟拍得如此纯熟!
说的鼓起,他声音都高了起来:“我大明在皇上治下就该有我大明的气势与风骨,既然扛起了我中原汉人的脊梁,那就该做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甚么风花雪月,安闲和顺,就不是我们该去想的!”
这一番畅快淋漓,振聋发聩的说推让顾远痛快了,让朱棣镇静了,也让好战的朱高煦满面红光……但那些朝臣现在却完整傻了眼,他们俄然发明,此事已经完整滑向了本身所不能节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