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第2页/共2页]
朱由检收敛心神,故作不解的看向韩爌他们,说道,“似如许的良言,诸卿家就该多多提出啊。”
但处在这情面油滑之下,有些时候并非是他们想如何,那就能如何的。
“臣…恳请陛下,永废矿税!”
连带着矿税、商税这些税目,都是定的很低。
这还玩个屁啊。
还是弑杀的暴君,叫你们一个个这般勒迫朕?
只不过近期的朝局变动,就更加刺激到朝中文官群体那根敏感严峻的神经了,以是才会这般啊。’
可紧随厥后,短短十数白天,又是赈灾公署,又是理藩院的。
内廷的寺人寺人,在陛上面前是一个样,但到了处所,又是另一个样。
或许应当换种说法,大明文官群体地点的朝堂,就从不会多征收矿税,商税等,跟他们背后群体,息息相干的税目。
“时下正值国朝艰巨之际,辽东的建虏,山陕的流贼和民乱,山西宦海的败北。
明初为了疗摄生息,出于重农抑商的国策,对待贸易之事不看重。
是想规谏朕,不要从内廷谴派镇守寺人,到处所为祸百姓?”
不过就是既得好处群体,不想给大明多缴赋税,以是才死揪着此点不放。
一旁候着的王承恩,低着脑地,悄悄站在原地。
东暖阁内,所站的这帮阁臣、枢辅,一个个神情庞大。
但最后都纷繁站出,向朱由检作揖施礼。
并非是臣等成心想争光甚么,实则是魏阉把持朝纲期间。
诸卿家觉得如何?”
这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光鲜对比,是叫人感觉讽刺和可悲的。
外派镇守寺人征收矿税,被完整堵上路了。
江南的那种官商勾搭,民风之严峻,快叫大明对江南诸省,实际掌控力都被减少到极其严峻的程度。
就叫朝中某些大臣,一个个被刺激到了?
实在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对…是迫不得已啊。
但分开天子视野的寺人,多行仗势欺人,踩踏法纪之事,残坏处所百姓。
“陛下贤明!”
御极之初,在天启朝外派的多量镇守寺人,全都被召回都城,魏阉所行矿税事,也便就此作罢。
“诸卿家,你们所提的永废矿税,依着朕的了解。
“陛下贤明。”
天津开海,包含重开榷场,都有关联吧。
朱由检剑眉倒张,看着韩爌他们,淡然道,“朕是做了甚么天怒人怨之举?
韩爌彼时走上前,不提理藩院,不提赈灾公署,作揖施礼道,“眼下国朝局势浑沌,若陛下不允臣之请辞,还请陛下恩准臣之规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