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百姓纷纷到民情司诉苦[第2页/共4页]
朱瀚见赵元宝有所踌躇,便暖和地接话道:“赵老板有何难处,但说无妨。朝廷亦知商贾不易,定会酌情考虑。”
跟着“民情司”的搭建事情慢慢推动,各项设施与职员配置也逐步完美。朱瀚与朱标亲身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统统都能遵循既定的计划顺利停止。
朱瀚接着说道:“别的,李尚书,你还需与兵部调和,调派一些兵士前去边陲,帮手本地官员保持次序,分发救济物质,确保救济事情顺利停止。”
凌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民情司”即将启用的办公天井内。朱瀚与朱标并肩站在天井中心,环顾着四周,心中尽是等候。
刚步入大堂,便见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人急仓促地走了出去,神采凝重。此人乃户部尚书李靖,掌管国度财务与物质调配。
朱瀚听后,目光果断:“国库调拨是必定的,但也不能全依靠国库。
“赵老板,欢迎到临‘民情司’。”朱瀚浅笑着起家驱逐,态度亲热。
“皇叔过誉了。”朱标谦逊地笑道,“实在这统统都是得益于皇叔的指导与父皇的支撑。儿臣只是极力而为。”
李靖记录下朱瀚的唆使,正色道:“王爷所言极是,臣马上与兵部相同,调派兵力。”
老者闻言,冲动得热泪盈眶:“多谢王爷、多谢太子殿下!您们真是我们百姓的救星啊!”
“标儿,本日可有特别的安排?”朱瀚边走边问,目光暖和地看向朱标。
云隐村的题目慢慢获得处理,朱瀚与朱标在“民情司”的名誉也日趋高涨。
朱标点头表示附和:“皇叔放心,儿臣马上命户部调拨粮食与布施款,务必在最短的时候内送达灾区。”
颠末几次比较与会商,终究,他们选定了城南的清幽天井作为“民情司”的办公地点,同时决定在都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设立一个信息汇集点,以便利百姓反应环境。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佩服:“皇叔所言极是。儿臣定当严格把关,确保‘民情司’的每一名官员都能成为百姓的知心人。”
朱瀚闻言,眉头舒展。他转头看向朱标,眼中尽是果断:“标儿,此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当即采纳办法,帮忙这些受灾的百姓度过难关。”
老者颤巍巍地站起家,声音哽咽:“小老儿乃是一介农夫,因比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家中已无余粮。求王爷与太子殿下开恩,救救我们吧!”
朱标听后,感觉赵元宝的发起很有新意,便点头道:“赵老板此言不虚,构造捐献大会确能凝集更多力量。只是,这大会该如何筹办,又需哪些流程,你可有详细设法?”
“不过,”朱瀚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在职员配置上,我们还需特别重视一点。那就是必须确保每位官员都能真正体恤民情,至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对于那些只知巴结下属、不顾苍存亡活的官员,我们必须果断剔除。”
李靖领命,正欲退下,朱标又弥补道:“李尚书,捐献之事需尽快,但也要确保过程公道透明,不成让百姓对朝廷产生疑虑。你需亲身监督,确保每一笔捐款都能用到实处。”
侍从领命而去,村民们闻言,纷繁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多谢王爷、多谢太子殿下!您们真是活菩萨转世,救我们于水火当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