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1章 朝会(下)

第21章 朝会(下)[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颠末这两年的"历练",他的心态也产生了极大的窜改,与其手握三卫军马碌碌有为,倒不如将其交还中枢,做个承平贤王。

至于以秦王朱樉和颍国公傅友德为首的宗室武勋们则是面面相觑,涨红的脸颊充满着溢于言表的不解和猜疑。

就在其他藩王面面相觑的时候,就藩于河南开封的周王朱橚也从步队中出列,似是有些迫不及待的嚷嚷道。

"十二弟所言甚是,儿臣也愿交还手中军权。"

两相对比之下,岂不是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和职位有所降落?

"蓝玉,如何了?"发觉到身后传来的粗重喘气声,站在武勋首位的傅友德便微微眯起眼睛,很有些严厉的扣问道。

并且听朱元璋的言外之意,仿佛仅仅是筹算削去"本地藩王"手中的军权,并不触及封地藩国靠近帝国边疆的"塞王"?

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朝臣们平时但是没少仗着肚子里的那些墨水,在他面前矫饰风骚。

经太长久的错愕过后,身着绯袍的户部尚书赵勉便重新出列,脸上的肌肉不竭颤抖着,目光刚毅的盯着上首的洪武大帝,似是已然做好了驱逐"雷霆大怒"的筹办。

只半晌的工夫,湘王朱柏便于步队中侧身出列,其宏亮的声音更是如惊雷般在大殿中炸响,使得很多面面相觑的皇子们心中格登一声。

直到客岁夏天,方才在太子朱标的讨情下,得以从云南返回封地开封。

面对着影象中的"严父",他们那里有回绝的胆量。

"赵卿稍安勿躁。"

悄悄摆手,表示很有些"视死如归"的户部尚书于丝绒地毯上起家,朱元璋转而扭头朝着身边的老寺人点了点头。

"行了,都别哭丧着脸了。"见困扰后代之君的"藩王军权"被临时处理,表情大好的洪武大帝也是自怀中摸出了一封奏本,如有若思的感慨道:"朕老了,不免就会胡思乱想.."

"咱的这些儿子们也将我大明开枝散叶.."

"民生凋敝之下,朝廷冒然拿出每年事收的一成用于犒赏诸王,实在不当。"

...

听得此话,最为善于财务之道,受命掌管大明户部的赵勉顿时透暴露了浓浓的惊诧之色,其他尚书侍郎们也是如有所思,窃保私语声不竭。

"微臣大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儿臣也是.."

下回朱元璋在想清算他的时候,动手多少还能轻些。

"前些光阴,心有所感,倒是揣摩出了点东西,说予尔等听听。"

本日的蓝玉,有些不太对劲呐。

只是在有关于每年财务拨付于宗室的"赏额",朱元璋将曹爽制定的百分之五,晋升至百分之十,并且还规定了下限,最低不准少于五十万石。

不过跟着殿中的宫娥内侍不竭落子,已然有越来越多的朝臣们认识到了端倪,就连晋王朱棡,湘王朱柏等宗室藩王也不由得目瞪口呆。

"没,没事.."下认识的晃了晃脑袋,凉国公蓝玉隐去了脸上如有若无的笑意,但及至傅友德收回目光之前,终是听到了蓝玉几近微不成闻的低喃声:"这老爷子,年龄越来越大,脸皮也越来越厚了嘿.."

虽说早在洪武九年的时候,他便和秦晋燕三位兄长共同前去凤阳治兵,接管正规的军事练习,不过因为他的封职位于中原要地,周边并无劲敌的原因,他在军事上一向"碌碌有为"。

至于其他封地在帝国边疆的"塞王们"此时也是屏气凝神,不敢闹出动静,更不敢暴露幸灾乐祸的神采,以免引发朱元璋的重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