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对老六有阴影[第1页/共2页]
“唉!”
“这……他们如何就退了?”
“嗯?”
“呼……”
可朱元璋底子没工夫喝。
马皇后点头应了一声,悄悄给他揉了起来。
“不晓得啊。”
朱元璋闭上眼睛。
朱元璋缓缓点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身为太子,也很多提点着他们点,不能光靠咱去提示,晓得吗?”
“等等!”
朱元璋喝了一半,叫停了马皇后的行动,又做了个深呼吸,才对朱标表示:“行了,说吧,咱要看看,老六这个孽障,又干出甚么混账事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
“是。”
“儿臣服从。”
马皇后亲身给朱元璋熬了一碗参汤。
“这个老六,他忘了咱大明是如何来的了吗?君舟民水的事理,他不懂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咱没叫人教过他么?竟然让百姓们饿的满大街都是,真是混账!”
说完,朱标又持续说道:“老四老五在封地内干得不错,百姓归心,和乐融融……”
“是。”
然后立即叮咛人去筹办了。
“传咱的口谕,速速从京中调粮,送往武昌布施!”
一时候,他也有些不敢翻开老六的公文。
朱标把手里的公文一本本奉上,口中滚滚不断地说道:“前些日子,我传了父皇的口语,批驳了老二老三,现在他们两个已经有所收敛……”
很快,朱标走进养心殿,手里拿着几本公文。
“这第一本上面写的是,老六强征百姓粮草,导致百姓家中无粮可用,大街冷巷躺尽是饥民……大庸城守军军粮也在两个月前见底——”
“不过因为挺多,儿臣还没过目就送过来了,父皇要看,儿臣给您念吧。”
“是,公文说送了一批样品,已经在御膳房了。”
这老六,究竟给父皇留下了多么可骇的暗影,才会让父皇做这么充分的筹办?
皇宫。
养心殿。
“你等等!”
“哼,这才是咱的种!”
“宣他出去。”
朱元璋手拦了一下,然后向后躺了躺,对马皇后说:“参汤端下去,换一碗风凉点的来,别等会压不住咱的火气……”
朱元璋脸上暴露一丝笑意,不过很快这一丝笑意就淡去了,他看着剩下的好几本公文,皱眉问道:“这些……都是老六的?”
“重八,我如何看你忧心忡忡的?”
“嗯。”
“哎。”
她端着碗冒死往朱元璋嘴边而送,还不忘叮咛身边的丫环:“你,另有你,顿时号令御膳房,弄点苦瓜汤来给皇上压压火气!”
朱元璋派来的,埋伏在大庸城外林中的府兵,看着蛮夷的军队后撤,都傻眼了。
朱标不由汗颜。
朱桢把几车粮草给了阿月拉,随后阿月拉便领兵撤退。
朱标说完,刚要开口念公文,却被朱元璋拦住了。
“对,一天。”
朱元璋句句责备,但实则句句当中都透着担忧。
光是这一条信息就让他血压飙升:“混账,孽障!”
马皇后见他没有喝汤的意义,只能放下碗,走到朱元璋面前,问道:“还在担忧老六那边的事?”
“前后蛮夷,本来就够他受的,这封地以内的百姓们如果再被逼谋反,他如何办?”
“皇上只号令我们帮着击退蛮夷,我看追击就不必了吧。”
朱元璋随便承诺了一声,回到案前坐好:“有甚么事,说吧。”
“这不是已经到秋收的日子了么?本年虽不说风调雨顺,却也没见甚么天灾,老六的封地,应当能缓过来的,你别太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