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纪纲[第3页/共3页]
转眼间,朱瞻基已走出乾清宫,夏原吉立即变了神采,心中暗呼“不好”,随即拽住身边一名年青官员,催促道:
“从速,速去太子府请太子殿下!”
“起来吧,纪纲教唆诽谤,企图暗害仆人。
言罢,他还顺手扶了扶夏原吉与其他几位大臣。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朱瞻基话音刚落,一向奉养在朱棣身边的机警寺人走出来,敏捷跪地叩首:“奴婢钦差东厂总督小鼻涕拜见皇太孙。”
夏原吉一开口,其他官员也跟着劝止。
如果不是朱棣默许,朱瞻基毫不会信赖此人敢接管这些贿赂。
到了明朝,跟着锦衣卫的崛起,诏狱才达到鼎盛。
实际上,若非朱棣身边的寺人与纪纲积怨甚深,纪纲差点便实现了“指鹿为马”
夏原吉尚在咀嚼朱瞻基话语中的深意。
小鼻涕听了这话,额头刹时冒出盗汗,瞪着眼睛愣住了。
纵使殿下为监国太孙,也无权审我。
说着,朱瞻基摆摆手,下一秒,十八支冰冷的利箭齐刷刷地对准了纪纲。
"
与此同时,在诏狱门口,几十名穿戴飞鱼服的锦衣卫严阵以待。
当下东厂方才建立,远不及锦衣卫成熟,大明的诏狱仍由锦衣卫全面办理。
朱瞻基耸耸肩,带着笑意说道:"没甚么特别的意义。
他自以为是朱棣身边最受信赖的亲信,即便太子见了他也会谦逊三分,而朱瞻基这般轻视的态度,天然令贰心生不满。
诏狱。
若不是朱棣庇护,纪纲早就被他们撕碎了。
如此一来,即便天子不在应天,太孙与天子又有何异?
想到此处,朱瞻基笑意盈盈地靠近夏原吉耳边低语:“夏老儿,待会儿你记得调集百官,我们同往纪纲府邸,让本太孙劈面替你斩了这厮,也好助羊毛买卖一臂之力。”
------------
对他们而言,栽赃谗谄、滥杀无辜不过是平常琐事。
夏原吉话音未落,又用力推了推这名被拉来的信使,随后回身对乾清宫内尚未回过神来的群臣拱手道:
想着这些,朱瞻基不由笑出声来:"你倒是机警得很,换了别人,或许还真能让你幸运逃脱呢。
无端围攻诏狱,殿下莫非是要谋反?"
此地名为诏狱,因专为天子旨意下拘押犯人而设。
诏狱门前,众锦衣卫相互对视,这类场景他们再熟谙不过了。
锦衣卫一旦行动,纪纲性命堪忧。
在他身后,十八个披着黑袍、戴着黑罩的马队分立两侧,腰悬双弓与黑鞘弯刀,整齐齐截地跟从。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处于权力颠峰,能够绕过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肆意羁押并酷刑逼供。
。
“念你们受其利诱,本日若放下兵器,本太孙可既往不咎;若敢抵挡,休怪刀剑无情。”
话音未落,朱瞻基已然迈步拜别。
殿下若执意如此,臣大胆叨教,殿下眼中可另有皇上?"
不然,他不信毫无朱棣授意的小鼻涕敢冒然抓捕纪纲。
但是诏狱并非始于大明,早在汉文帝时便已存在。
夏老者呆望令牌,一时无言以对。
他不解,朱瞻基为何要调集众臣前去纪纲家中,究竟有何企图?
如果他敢动纪纲的人,纪纲返来必定不会放过他。
让朱瞻基没想到的是,当他决定杀纪纲时,竟然有这么多人站出来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