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一本万利[第1页/共2页]
杜明恩想起了江浙、福建等本地地区,有很多的大师族都在公开里出海做买卖,一个个都富的流油。
这手腕,这发财的速率,他是真的叹服。
算到这里,杜明恩整小我都笑的合不拢嘴,这银子来的太快,太轻松了。
“这玻璃的买卖还真是一本万利,一船的玻璃成品带过来,不但仅换返来五百万斤大米,更是换返来三百万两白银,采购这些粮食所花掉的银子连零头没有。”
他之前只是做粮食买卖,没有打仗过海贸这一块,对于这海贸的利润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毕竟股东不一样,船队的股东是杜明恩、刘晋、弘治天子,玻璃厂的股东是刘晋和朱厚照,账还是要一笔笔算清楚。
但是和刘晋比起来,他顿时就感觉本身之前那底子就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之前累死累活的,一年忙到尾顶了天能够赚几万两银子,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一艘福船大抵能够装六千五百石粮食,五艘船便能够装三万两千五百石粮食,足足五百万斤大米,短时候内来讲应当充足用了。”
并且遵循刘晋的叮咛,优先将玻璃成品卖给能够供应大量粮食的贩子,用粮食来采办的话,还能够赐与代价上的优惠,以是这一次也是采购到了充足的粮食。
这玻璃成品从玻璃厂这边先赊购过来的,代价遵循古今楼这边发卖代价的七成来算,到了朝鲜这边,杜明恩卖是遵循古今楼这边两倍的代价来发卖的。
(查了下质料福船长超越24米,宽超越9米,载重量超越500吨,这里算最低的500吨来计算,500吨即是100万斤,明朝一斤大抵为560克摆布,一石大抵为153斤摆布,我这里就简朴的去掉零头来算,大师不要去太计算这个。)
以是底子就不在乎这直接采办大米是不是代价会更高,在乎的是如何能够将更多的粮食带回大明。
这更是果断了他跟从刘晋发财致富的信心。
直接采办大米天然是需求多费钱,但是杜明恩手中现在真的不差钱,这一次带过来的统统玻璃成品都被朝鲜的贩子抢购一空。
仁川港内,五艘大福船这里繁忙非常,雇佣的朝鲜人正在卖力的将一袋袋大米搬运到大福船上面,搬一袋大米便能够获得一文钱,又不需求跑多远,如许的功德但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杜明恩看着岸边堆积如山的粮食,脑海中细细的计算起来,他这一次是除了粮食甚么都没有采购。
再加上恰当的饥饿营销手腕,这五艘船本能够带很多的玻璃成品过来,但刘晋并没有让杜明恩带太多,每一样东西都是有必然命量限定的,给朝鲜人的感受就是这东西确切是奇怪,动手慢就没有了。
至于海事学院的学员们此时正在停止起航前的物质补给、船只查验、帆布修补等事情,筹办再次返回大明。
想到这里,杜明恩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幸亏这买卖也是有他的份,这船队和玻璃厂是分开的,船队赚的钱是船队的钱,玻璃厂赚的钱是玻璃厂的钱。
【领现金红包】看书便可领现金!存眷微信.公家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但是现在他一下子就晓得这海贸的利润了,也是切身的体味到刘晋所说的一本万利。
这还是粮食买卖,属于这个期间最赢利的几个买卖之一,和盐、铁、丝绸、茶叶、布匹等买卖并列为这个期间最赢利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