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堂发难[第1页/共3页]
“臣之忠心,日月可鉴,六合可表!”
“朕听闻姑苏知府徐赞,另有贤名,如何会单列于名单之上?”
蒋冕神情冷酷道:“陛下,杨潭罔顾圣意,有负社稷,借鼎新之名行伐异之举,罪不容赦,请陛下重罚!”
朱厚熜目光幽深,言道:“朕初登大宝,当广布仁善,念杨潭为政有功,极刑可免,活罪难逃,革去统统职务贬为庶人,发往努儿干都司!”
杨潭心如死灰,被禁军拖出大殿。
但出乎他的料想,紧接着礼部侍郎王瓒跳了出来:“陛下,臣对于鼎新附和万分,但诸位阁老未曾体察民情,竟一下子裁撤镇守寺人、锦衣卫、违背大行天子之命!”
他转过身来,对着朱厚璁深深一揖,神采持重,语气诚心:“大明弊端百生,如舍臣一人换天下安宁,臣何惜此身。”
可如果细细究查,都是一些旁枝末节的小官,真正有分量仅十多人罢了。
紧接着大殿之上三分之二的大臣跪了下去,杨廷和见状不觉失神半晌,费宏更是神采一阵青一阵白。
喜好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请大师保藏: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百官见朱厚熜没有表态,在吏部尚书的眼神表示下,礼部左侍郎王瓒出来上奏。
氛围衬托到位,心中热血难凉之人都心潮彭湃,恨不能现在就为国献身以报君恩。
随即他右手用力向下一挥,大声呼喊:“但是,欲使臣放弃鼎新,实不成行!”
户部尚书杨潭倒吸一口寒气,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大殿之上,世人山呼“陛下圣明!”
朱厚熜朗声道:“杨阁老一心为国,于社稷有功。”
他已经明白了对方的筹算,放弃一些无足轻重的棋子做吏治鼎新的祭品。
方才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现在就成了命如草芥的百姓,不由让人唏嘘万分。
户部尚书擦了擦额头上排泄的盗汗,暗道一声不好。
努尔干都司在明天的黑龙江地区,为苦寒之地,很合适发配犯人。
又对着殿上群臣一字一句缓缓言道:“臣恐大明江山毁于一旦,天下万民再招祸端,鼎新成则乱世至,鼎新败则国危亡,臣岂能摆荡清算吏治之决计,此番苦心,诸公一定能知啊”
几位阁老见状,也纷繁出言拥戴。
奏章乍看之下骇人听闻,名单之上列有官员大大小小几百位。
这是保守文官们的战略
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一旦下注就要做好身首异处的筹办。
杨廷和随即大声言道:“有人见臣权重,力推鼎新,便妄加猜度,疑臣有异心,此大谬也!”
即便,他面对的是刚即位的少年天子。
话音刚落,杨廷和精力一震。
清朝为了抛清和明朝的干系,没有提及明朝的边境达到努尔干都司,但大量史料证明,明朝确切在那边设置了节制东北的机构。
朱厚熜语气淡淡:“前人有云,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但愿尔等鼓励”
“臣历任三朝,人臣之贵已达顶点,少时立名天下,后侍讲东宫,入阁抗谨,今迎立新皇,复又何望哉?”
用心放出一些高位的人鱼目混珠,再趁机撤除政敌。
杨廷和固然权倾朝野,为官清正,这是他的长处但也恰好是他的“缺点”。
朱厚熜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世人都跪了下来高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