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翰林院交锋(一)[第1页/共5页]
被一顿讽刺,陈洪不但不气,反而更淡定了,“议事就议事,严大人,咱家提示你一句,朝堂无父子,这里更不是内阁,别把你那套老爹儿子的摆在上面。咱家在翰林院议事,内阁成员皆可参与,谁奉告你,咱家就没往严府递动静的?是严阁老抱病在家,不能外出,如何?严阁老竟然没和你说这事?”
“皇上钦点这报酬礼部待仕官员,虽是待仕,尚无官职,但提早听一听礼部的集会,也是情有可原。诸位大人,这是皇上口传,并无圣旨,请起吧。”
于可远点头。
袁孝哀淡淡道:“于可远所作股文确为上上佳作,身为臣子,担着这份职,便该为皇上遴选可用的贤才。”
陈洪引着黄锦、石迁和陆经排成一行在左边站定,于可远坐在陆经身后的小绣墩上。高拱领着袁孝哀等翰林院官员排成一行在右边站定,两行人都不等严世蕃等人站定,便在空着的座椅坐了下去。
翰林院普通有两种人,一种是刚进入朝廷便被送进翰林院的,这类人将来根基都能飞黄腾达。但另一种人,是从处所或者其他部衙调过来的翰林,他们一旦进了翰林院,这平生根基就要老死在这里了,这些都是不受待见又没有背景,乃至获咎朝中权贵的。
“这里是翰林院,归礼部管,我是礼部尚书,我就说得这些话。”
陈洪微眯着眼,“小李子呢?”
陆经打断了他,“陈公公已经筹办万全,无需你我多言,可远,好都雅着就是。”
翰林院。
“儿仔细心看过了,确切没有严阁老。”
闻声这话,袁孝哀忙朝着远处的一群学士们使了个色彩,然后对陈洪道:“公公,榜单既然已经重新制定,若没有旁的事,我们便去商讨四宗会讲的细节了。”
陈洪摊开榜单,只扫了廪生一列的第一行,瞧见是于可远,便将榜单重新合上,笑着道:“有劳袁公了,这份榜单,皇上必然会对劲的。”
以是,固然都在同一个翰林院,有些人是人中龙凤,有些人倒是人中草寇,不成同日而语。
“儿子都没瞥见。”
陈洪却不给他们这个机遇,“严大人,可认得这四人?”
固然翰林院并非发源于明朝,其轨制却在明朝获得了完美。凡是但愿入仕并有所作为的读书人,翰林院便是他们的入门应战,也是完成鲤鱼跳龙门的关头。
“翰林院的人都死绝了吗?来人,搬椅子!”严世蕃俄然大吼了一声。
没有严嵩的严党,就形同没有梁子的宫殿,经不住风吹草动,一碰便塌。
陈洪嘴角勾起一丝笑,“没见严阁老。”
陈洪眯着眼笑,“还不是因为局势告急,牵涉到六部,在内阁审议不当。咱家已经在西苑禁门安排人守住,除了内阁阁员,其他官员一概不准进入……咱家想问一问严大人,你们是如何出去的?”
这四个官员并非本身汲引,倒是鄢懋卿和董份他们汲引的,严格来讲也是严党成员。但这类时候,毫不能和他们牵涉上联络,要想尽体例甩清干系。
那几个官员也很懂事,并没有将椅子搬到摆布两排的中心,而是另起一面,看着便像三足鼎立,而不是受审的格式了。
这时,内里一个穿戴紫色官服的小寺人一起小跑出去,“寄父,黄公公、石公公另有陆大人正在往翰林院赶,同业的有礼部尚书兼各内阁大学士高拱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