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计中计,将计就计[第4页/共5页]
严世蕃脾气阴狠,最易暴怒,但脑筋非常活络,远赛过其别人。这时跪着听董份和白启常那不经脑筋思虑的猜想,忍不住又烦恼了:“你们的脑筋是不是都被女人啃洁净了!被银子塞满了!”
董份脑筋有些跟不上了,又不能够不跟上话茬,便将两眼翻了畴昔,在那胡思乱想。
“第三件,罗龙文通倭这件事出来,山东那边,张居正和赵云安会将于氏全族通倭的案子往罗龙文身上扯。这案子不能拖了,世蕃,你动员一下干系,给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施压,立即给杨顺严审之权,不要添陪审官。务必在罗龙文抵京之前,将于氏全族灭口。记着,是灭口,一个都不能留。只要如许,罗龙文通倭才气不触及本年,完整止步于畴前,不扳连到我们。”
董份和白启常遭到开导,也跟着在那死想。
“到底是谁在耍这个心眼儿?”
在他的印象里,裕王、徐阶、高拱这些人十足没这个本领,要不然也不会是严嵩执掌首辅二十余年。
严嵩却还是安静地坐在那,望着严世蕃。
严世蕃:“胡宗宪一向违背我爹的志愿,就是为他那点破名声。左一道疏,右一道疏,不过是想奉告全天下人,好事都是我们干的,和他姓胡的没有半点干系。这时候让火线吃败仗,对他有甚么好处?竟然还猜想是谭纶干的,谭纶如勇敢如许坑害戚继光和俞大猷,凡是留下一点把柄,不但是他,裕王手底下那些人,一个都吃不了兜着走!以徐阶怯懦怕事的脾气,如何会如许做!但要说这事和徐阶他们半点干系都没有,我是不信的……”
浙江抗倭的最火线,冒着一场大雨,胡宗宪在深夜走进大帐,肝火冲冲地瞪着谭纶。
“莫非真是通倭……”
“你们评评理!”严世蕃站起家来,“如果把户部交给徐阶他们,他们能办得更好吗?”
与此同时。
白启常也惊了一跳。
“是。”董份回道。
此时,严嵩躺在那把躺椅上,双眼有些失焦,遥遥地望着房顶。纱帽很整齐地戴在头顶,只是四角的褶皱并未被捋顺,足见他并不像大要那样安静。
严世蕃本就是独眼,开口时,仅剩下阿谁好着的眼睛往外凸,好不可骇,“谁会通倭?谁会给倭寇通报动静呢?除了我们这些人外,就属……”
严嵩长叹一声:“严世蕃感觉委曲,你们都很委曲。一个的工部尚书没了希冀,一个的缠绵爱意垂垂肥胖。大把银子往口袋里淌的时候不感觉委曲。上面这群人,在浙江到底都干了些甚么,你都晓得吗?他们是在给我们选坟场。”
“按严大人的意义,假定罗龙文没有将军情递给倭寇,却有人提早给谭纶去信,让他去查罗龙文,查出罗龙文昔日与倭寇有联络,即便罗龙文没有通报军情,却被畴昔的好事拖累,硬加上一条叛国通敌的重罪……这招真是狠呐!”白启常心不足悸地回道。
说到这里,他喉头一下子就哽住了。
董份这话的意义,如果欧阳必进遵循他们的打算被重新获得重用,由他掌管兵部,那么在兵部牵头的大局下,打赢了东南大战,也是兵部的功绩,是严党的功绩,在根基盘仍然安定的环境下,严党还是会如日中天,不必担忧被过后洗濯。
严世蕃咬紧牙根,恨恨地瞪了眼他老爹,也跟着跪下。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