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小国之事大国也[第3页/共4页]
那书童回想了一阵,“哦,议事时没看到两位大人,应当是抱病了吧?”
于可远和那官兵都没理睬他。
高邦媛点头,神情有些迟疑。
是妒忌吗?
这又牵涉到徐党内部的斗争。
于可远现在处于徐阶和高拱之间,就如同小国处在大国之间。他受过徐阶和高拱的恩典,只是恩典的多寡有所不同。现在张居正的态度已经很明白,明里汲引,暗里打压。
“总之,”那书童仿佛很有底气,底子不怕获咎于可远,“您总该内心有谱,不能好高骛远啊!”
怕是担忧于可远沉浸在和顺乡里,脑袋转不过来,不想弄那些双关语吧?
高邦媛坐在炕头上翻看册子,于可弘远体是真的累了,已颠末端昼寝的时候,靠在边上就睡着了。
高邦媛不晓得于可远甚么话都听到了,一时有些沉默。
“不是颜面,大人。”他冲动地说,“会让阁老前面束手束脚的!”
于可远点头,“师相发起后,其他大人如何说?”
“不然另有谁呢?”
“还能如何说?有人牵头担责,他们天然情愿顺水推舟,张居正张大人,另有两位御史大人都同意了,只是司礼监的几位公公没有说话。”
“本日议事,几位大人就是否开释田玉生对峙了好久,终究是阁老乾坤专断,点头开释。”
李致行和李致峰实在都没有说太多的话,他们都晓得面前这个男人将成为朝廷的红人,远不是他们如许不能感染半点实权的皇亲国戚所能比的,因此获得于可远和阿福的承诺,让他们将来卖力北京分坊的事件后,二人便欢畅地分开了。
这时于可远俄然出来,靠着门笑道:“这事固然上头有师相和张大人,但审案办案终究却要落在海瑞身上,以他的性子,该有的罪一个都少不了,没有的事也休想胡遭。依我看,暖春的放逐之刑是跑不掉了,比及了放逐之地,我会安排送去一些银子,你们主仆干系一场,到这里也就结了,让她毕生在懊悔里度日吧。”
“我没兴趣。”
高邦媛揣摩了一阵道:“我问过父亲的设法,东苑倒了,他又恨又放不下的人十足出来了,他对高府的沉沦也就少了。到我父亲这一辈,我们高家的传承算是断了,等山东的事情理清,我会把高府产业变卖掉,让父亲也到北都城,在郊野买个庄子。如果闲时,我们也能到庄子小住几日,散散心。”
“大人如是讲: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谭大人和赵大人如何说?”
于可远对这书童的笨拙已经有点受够了。他现在有些明白高拱为何要派他过来,一是把话说得明显白白,本来十成的话,旁人来讲恐怕也就能说出六七成,这家伙来,能说出二十成,添油加醋的成分就不必提了。从某些方面,他还真特娘的是小我才!
于可远直言道。这类捧杀向来都是老一套:先给你一个底子不敢想的好处,你如果不受,接着就给你一个落差极大的好处,和明褒暗贬差未几。
“您是说谭纶谭大人另有赵贞吉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