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相见(第一更,求推荐 求收藏)[第2页/共2页]
“其诗中之意,满是于我大明之赤胆忠心,长儒无需在乎。”
这是如何回事?
是了,这位就是被北虏视为肉中刺的延平王――郑胜利,亦是这十七万北伐雄师的统帅,由隆武帝册封为“延平公”,隆武帝就义后,又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起兵反清,后又被永历帝封为“延平王”,被百姓称为“国姓爷”的郑胜利。
马信于一旁粗声粗气说道,若非是别人提示,他底子就想不起张煌言欲拿来祭旗的,就是他新委的医官。现在这个医官倒是闯出了大祸来了,妄议王爷,早知如此,当初真应当把此人的脑袋给砍了!
“玄著之心,非是放肆,而是生恐东虏特工诽谤!”
从郑十一口中得知小妹竟然假传本身的军令,令张煌言刀下留人时,郑胜利又岂能不心恼,可在恼火之余,看着小妹写下的那首诗,他的眉头又是皱。
身形清癯的中年文士的目中略带忧色,其话峰一转,正欲持续建言时,却被郑胜利打断了。
念及那“东虏细作”的刑前之言,郑胜利的眉头便是微微一跳,这恰是他感觉的奇特的处所,为何一个将死之人,会大喊让本身“勿信南京郎廷佐诈降缓兵之计”。
于心底默念着这首诗,郑胜利却倒是想见上一见那位“死则大明”的“江湖郎中”。
虽说从不信甚么江湖方士,乃至因为九妹的“假传军令”而心恼不已,但郑胜利仍然还是被此人的“故弄玄虚”给吸引了,如此他才会默许“刀下留人”之命,不过九妹现在却已经被他令人禁于舱中,不得出舱半步。
莫非是江湖方士?
“此子能做出如此派头之诗句,又焉是浅显之江湖郎中,其诗中之意……”
“这个张玄著……”
“哼!不过就是郎中罢了!有何不能见?”
“此人到底是何人?”
见国姓爷仿佛没甚么反应,中年文士的心下反倒是有些急了。
“勿信南京郎廷佐诈降缓兵之计!”
“如若玄著以东虏细作祭旗,可助雄师功成,于我大明焉能不是功事一件?再者,三今后,雄师将下瓜洲“滚江龙”,能以东虏细作之首祭旗,也能安宁军心不是?”
直到踏上这艘宽十数米的四桅大福船时,朱明忠仍然感受有一种仿佛隔世之感,本来觉得必死的他,不但俄然之间不但保住了脑袋,乃至另有了见郑胜利的机遇,究竟是如何回事?
“好,好,当真是我的好九妹……”
他就是郑胜利!
国姓爷在想甚么?
(明天整整忙了一天,只要两更,但愿大师不要介怀,现在新书方才公布,但愿大师能够多多支撑,拜谢!求保举求保藏)
郑胜利为何会命令“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