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币制改革[第1页/共2页]
“此事须待造币机送到方可停止,而如何行事,则可未雨绸缪,在天下设多少造币厂,设于那边,币之大小,币之成色,铜币与银币之互换比例,银币与银两之互换体例,均要预先设好章程,待造币机到,便可开端制造,这些都要先生运营才行。”
徐光启也反面他啰嗦,让他屏退下人,将朱由校和他说的话复述给他听,他记性甚好,虽不能完整不异,但相差已是极其有限。说完后,就端茶喝了一口,看向李之藻。
先抛开这件过后,徐光启请李之藻帮忙设想铸币章程,本身设想收税事件,至于银行的章程,还需求与布羽士筹议,还要与懂钱庄的人筹议,然后才气开端制定。
徐光启内心的奇特更深了,他一一承诺下来,然后两人各自见礼分开。一出宫门,徐光启叮咛车夫去太仆寺,直接找到他的朋友太仆寺少卿李之藻,李之藻正在与人下棋,先告了声罪,迎他进了书房,叫仆人上了茶,让他稍等一下,就持续去下棋了,徐光启晓得他爱下棋和打麻将,不下完这一局是不可的,只好坐下来等他。
第二天徐光启将信呈给朱由校,朱由校想了一下,这是个功德,因而要他复书,首要表白这几个意义:一是朝廷要买大量的红夷大炮,指明是要重达千斤的火炮,或者新式的佛郎机炮亦可;二是前次说的精通了望之镜和大炮制造的教士要带好这方面的质料,别的尽能够地照顾西欧册本并翻译职员;三是如钟表匠及造币机的质料和工匠已到,则必然要跟着教士一起来北京。至于买火炮的钱,到了京师就会给付。如果殿下对劲,能够支撑教士在京师中制作教堂,并答应在王公大臣中布道。
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候,李之藻终究克服了敌手。他出去拱手再次报歉:“子先兄,确切对不住,你来时只下得一半。”
李之藻本身就对算术有兴趣,和利玛窦合作编译了中国最早的西方算术译著《同文算指》、《新算法书》,以是铸币章程的制定对他来讲,并不是难事,以是他很利落地承诺了,何况,比及太孙殿下真的上位,那这些事可都是功绩呀。
徐光启告别回家,家人递上一封信,是澳门送来的。信是金尼阁修士写来的,他提出既然太孙殿下对布道有兴趣,那可否请殿下聘请新来的布羽士来京师观察,当然,川资自理,只用殿下名义便可。
“那好,第一条不要说采办火炮,而是说要他们锻造更多火炮,等有了必然命量以后再卖给我们,别的两个前提还是吧。”迟几个月的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建奴想吃炮弹,机遇应当多的是。
朱由校又转向另一个题目:“国库银钱之事,不过乎开源节流。当今各地铸币毫无章法,各种劣质铜钱充满于市,不知先生有何能够教我?”
两人筹议了很长时候,都没能得出结论,要不是朱由校太小,人权皆无,两人都要思疑他筹办篡位自主了。最后只能以为,太孙聪明非常,但仅限于对物事的熟谙方面,而对人事的体味应当还是一窍不通,实在两人从太孙的话中就晓得这是不成能的,但没有体例解释,只好本身如许先骗本身罢了。
李之藻听完以后,深思半晌,有些不肯定地说:“太孙殿下无职无权,这些安排,做了也没有效呀?”说完瞟了徐光启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