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2页/共2页]
第二天早朝,天子下旨,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启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左庶子孙承宗升为少詹事为日讲官。这两项任命倒是没有人反对。退朝后,他先与徐光启一起进了御书房。
徐光启心中最大的猜疑终究解开,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气:“陛下孝心六合可鉴,怎奈天不假年,臣请陛下以天下百姓为重,不成悲伤过火以免有伤圣体。”
“你我有师生之情,请先生不要如此拘礼。别的,先生可否奉告朕,朝中官员谁是东林党人呀。”
两边坐下以后,朱由校先就向他就教现在辽东的局势,孙承宗恰好常日体贴边事,就详细地为他讲解了一遍: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兵败萨尔浒,朝廷起用了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成果还没出京师,开原被后金霸占,等他赶到山海关时,铁岭已失,沈阳和其他城堡的军民一时候全都逃窜了,辽阳一带民气不安。熊廷弼将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斩首,又把贪污的将领陈伦杀了,并上书弹劾、夺职了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替代了他。他催促兵士打造战车,购置火器,开挖战濠,构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筹办。他的号令果断,有法必行,几个月下来,守备大为安稳了,本地军民的心重新稳定下来了。
徐光启拜别后,召孙承宗进觏。此人长得很威武,固然年近六十,倒是铁面剑眉,须发怒张,不象文士倒象个武将。宿世看过孙承宗督师辽东安插宁锦防地的故事,也晓得他最后壮烈就义的事,以是朱由校订此人天然就有好感。
朱由校这才明白,东林党是别人进犯东林人时才会用的词,一个东林人不会站出来讲“我是东林党”,因为此时党这个字常常被视为朋党,是个贬义词。徐光启此人很刻薄,没有乘机进犯别人,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朱由校就教孙承宗辽东之策,孙承宗以不体味环境为由不做置评,这使得朱由校订他的印象更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个搞实事的人。
这时寺人来报,哕鸾宫俄然失火。朱由校大急,冲出版房就往哕鸾宫中跑去,周遇吉现在已是皇上贴身侍卫,也紧跟着一起跑,两人跑到哕鸾宫时,火已经毁灭,李选侍和媞媞正在捧首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