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白莲教乱[第2页/共2页]
他下旨山东巡抚先谨守各处,由近卫军前来平乱。再召来近卫军众将,大师一起筹议山东平乱战略。近卫军前次在辽东和建奴打了一仗后,信心大增,感觉建奴亦不过如此罢了,何况山东流民,现在山东民变,大师都想带兵出战。
仲春初八,朱由校接到急报后,当即命令给山东巡抚赵彦,要求山东各地起首要包管哀鸿有吃有住,因地动而灭亡的哀鸿要及时安殓,处所次序要尽快规复普通。
到四月初,赵彦回报,哀鸿已经安排安妥,各处初安,请天子免除地动各地赋税。朱由校下旨,免除本地赋税,由山东处所停止抚恤。
接着详细环境报了上来,徐鸿儒自称复兴福烈帝,改年号为大成兴胜元年,封陈灿宇为右丞相,封弟弟徐和宇为英烈王,别的还设有都督、总兵等官职,他们攻陷县城甚么的,直接开仓放粮,支付了粮食的就要和他们一起造反。他这才明白,不是官逼民反,而是邪教造反,是想要夺大明的江山,这如何行呢,你即便是公理的,也不成能我把天子让你当吧。这时近卫军已经解缆了,他当即命人追上去传旨:参与造反的统统首要人物,除非自首,不然全数杀死,首恶绑来京师,凌迟正法并灭其三族。并传语近卫军将领,若遇抵挡,不管敌手是甚么人,均不用心存仁慈而留手,但如果仇敌投降,不成以杀良冒功,近卫军不以首级论功绩。近卫军将领对此深表拥戴,这比前一个号令当然是好很多了。
朱由校宿世所学的教科书奉告他,山东的民乱不是造反,应当叫叛逆,从汗青的角度看是应当必定的,以是他奉告诸将,只要将徐鸿儒抓住就行了,其他的皆不成杀,斥逐便能够了。诸将(除了杨光夔,他恨不得一个都不杀)固然腹诽却不敢反对,领命而去,卢象升倒是提出应当杀其头子,但也被朱由校反对了。
蒲月十三日,天子下旨,杨光夔升为近卫军都批示使(正二品),杨光皋升为近卫军都批示同知(从二品),周遇吉,曹文诏升为都批示佥事(正三品),满桂仍然是镇抚(正五品)。杨光夔与曹文诏带兵前住山东平乱。侍读学士(从五品)卢象升为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