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大明升职记 > 第63章 海禁之害

第63章 海禁之害[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重山险阻交通闭塞,不管是荒年还是丰年,当时都会出大量逃荒征象。

沈滨细心看了一眼柳鹏的腰牌,只看模糊看到“提督东厂”、“中纪委”、”“司礼监”、“大理寺”、“都察院”、“巡查组”、“办公室”一排排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埋没着无穷杀机,不由悄悄心惊:“有这腰牌是够了!这玩意杀机太重,平时拿出去就是杀鸡用宰牛刀!”

“办事有刚才阿谁腰牌就够了,这个牌子杀机太重,不到鱼死网破的时候,决是不能请出来的!”柳鹏答道:“常老头作梦也想不到,他不给我名义,反而便利了我,有这腰牌,这黄县我绝对是能够横着走了。”

登莱的生命在于海道,特别是明初以来山东就承担着辽东军需的供应任务,“国初旧制,山东、辽东原系一省”,登莱与辽东就依托海道紧密联络,如果不走海运,这类任务就成了沉重非常的承担。

但有此先例,万历十四年“辽复饥,暂开海运以济”,到万历十九年“倭奴侵据朝鲜,遂严行制止”。

提及这些旧事,柳鹏的语气变得沧桑而多情,他的声音降落,但总能让人感遭到他对这片热土的酷爱:“登莱背山临海,无一线可通之路,唯有出海贸易才是金光大道,唐宋以来帆竿林立,北至朝鲜,西至扶桑,南至安南,一趟来回便可获数倍之利。”

柳鹏持续说道:“沈叔,我们办这个事,不但仅是为了小我得失,而是为了登莱数百万百姓着想,为了这数百万百姓的生存着想啊,不是让这些事事无成败露不足的官老爷们有机遇狠狠捞一笔!”

登州府恰幸亏东三府的最东部,三面对海,不管去那里都冲要破重山险阻,交通不便到了顶点,“西境虽连莱(州)、青(州),而阻山界岭,鸟道羊肠,车不能容轨,人不能方辔”,“无一线可通之路”,时人乃至说“僻在东隅,阻山环海,地瘠民稀,贸易不通,商贾罕至”,能够说是西三府中交通最闭塞,经济最掉队的的一府。

但是另一方面登莱一带却有着极其优胜的天然前提,境内都是海岸线,坐拥无数良港,有渔盐之利,海运便当,只要略加开辟,便是富庶之地,在战国进期就获得了相称的开辟,两汉以来都是国度底子地点,汉军曾经发兵数万从这里出海挞伐南越、朝鲜。

这腰牌能够足以在黄县横着走,但是沈滨想来想去,想起本身发财的汗青,终究还是下了决计:“这两个招牌固然不错,但毕竟是只是名义罢了,要把事情办好,必然得在上面有门路,我还是阿谁主张,必然得请府里或是省里的老爷跟我们合股,只要多分点好处出去,他们必定帮手!”

“贤侄你胆小包天,你把县里的老爷摆在那里了!你这是没法无天啊!”沈滨先是骂了一句,接着又把柳鹏赞了一句:“有胆有谋,这事办得标致,另有一个腰牌是甚么?”

时人常言“谷不足不能出给他郡以转资。不敷不能求籴他郡,祗以自给。故小熟则骤饶,小凶则坐困”,灾年当然粮价暴涨民多饿死,歉收之年一样因为重山险阻粮食没法运出,导致粮价暴跌,没法交纳丁银折色,还是呈现大量逃荒征象。

但登莱海禁屡开屡禁,不是要说贸易性子的海上贸易,就是官方对辽东的海上军事补给也是屡兴屡废,弘治十八年“舟坏运废”,直到正德年间才得以规复,“海运复通,商贾骈集,贸易货殖络绎于金复间,辽东以是称乐土也”,但不久便“海船破坏不修”,运往辽东的军需物质只能改征白银“由山海陆运入辽,海运复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