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忍辱屈服[第2页/共2页]
十六岁的朱祁镇已经到了上初中的春秋,但是在大明,他已经到了大婚的春秋。
成祖天子生前,一共封了二位国公,一个是英国公,一个是成国公,靖难之时,同仇敌忾,心很齐,靖难胜利以后,二家不敢走的太近了,渐渐的,二家的干系便冷淡了。
“皇儿,英国公张辅明天进宫求见,说他已经老了,甘愿偿还英国公爵位,只求回本籍安度暮年,此事由你决定,本宫必然同意。”
儿子听话,灵巧,做娘的岂能不高兴?等慈宁宫平静下来,太后返回寝营,朱祁镇便定时前来存候,走起路来,也开端蹦蹦跳跳,完整规复了孩童的本性。
到底是亲儿子,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朱祁镇一向粘乎着太皇太后,有人从中挑拔,说朱祁镇不是她的亲儿子,乃至于皇太后悲伤不已,皇太后掌权以后,扼杀了统统流言流言,很多人是以而丢了性命。
朱祁镇嘟起小嘴,歪过脑袋,一本端庄的答复说:“孩儿之前一向混闹,让母后操了很多心,母后把内廷和外朝打理得妥妥铛铛,大有周皇武后的风采,孩儿佩服,想跟着母后多学几年。”
张辅言语诚心,美满是一副受尽委曲,不堪其辱,心灰意冷的态度,杨士奇实在听不下去了,猛的战起来,迈开大步,一个踉跄,便跪在了坚固的空中上,额头上的汗滴了就下来了,神采乌青,咬着牙向皇太后讨情:“英国公张辅乃功劳之臣,无辜遭人猜忌,满是谨慎挑拔,现在,泽宁的人头已经送到都城,老臣杨士奇恳请太后,准予英国公重返奉天殿,奉侍皇上,奉侍皇太后。”
慈宁宫里正面的御案前面坐着皇太后,两旁别离坐着朱勇、杨士奇、郭琎等外臣,金英、兴安等内廷寺人,陈恭、张武等多位随朱棣靖难的功劳及后代,看到张辅惨痛如此,不免有些免死狐悲的感受,乃至有人唏嘘不已。
这孩子越来越会说话了,皇太后听得心花怒放,没有白白的怀他十个月,不由想起了常德,叹了口气,感慨道:“如果常德这丫头能有你一半懂事,本宫要少操多少心机,这丫头,真是气死本宫了。”
“谢太后!”
自从泽宁的人头送到都城,朱祁镇变得更加和顺了,美满是一个爱听话的小孩子,整天围在皇太后的身边,朝廷中的大小事件,全凭皇太后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