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97[第5页/共8页]
此时,一名流兵仓促跑来,附在徐光启耳边低语。本来,卖力押运硝石的车队中,竟有一半马车挂着晋商王云帆的灯号。这些本该供应军需的计谋物质,有多少会流入暗盘?又有多少会被掺假后卖给朝廷?徐光启握紧腰间的玉佩,那是严承影临别前赠送的信物,温润的玉质现在却透着砭骨的寒意。
万历帝俯身细看,龙袍扫过冰冷的铜符。"徐卿家如何解释磁石共振的异象?"话音未落,殿外俄然暴风高文,乌云掩蔽了太阳。徐光启早有筹办,取出埋没的磁石与冰淬甲残片。跟着磁石靠近,甲片纹路出现幽蓝光芒,香炉中的香灰在无形声波中跳起诡异的跳舞——恰是20Hz的低频共振。
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在暮色中垂垂隐入灰蒙,兵部库房沉重的铜锁落下,将最后一套冰淬甲封存于暗中。黄铜牌上"妖器禁造"的朱批尚未干透,却已盖不住关别传来的烽火。辽东总兵戚继光握着密信,望着帐外北风中列队的三百名精锐——他们身上流转着乌黑纹路的甲胄,恰是被朝廷视为忌讳的冰淬甲。
周明远的神采刹时变得惨白。他强作平静地辩驳:"徐大人莫要血口喷人!我晋商向来忠心为国,这铜符......"话音未落,沈墨已带着一队锦衣卫突入。"奉陛下旨意,彻查军器贪腐!"沈墨扯开另一具甲胄,又一枚铜符滚落掌心,后背的密押标记与宣府军器库的"獬豸纹"暗记严丝合缝。
朝堂博弈的暗潮早已渗入到测试现场。晋商朝表王云帆暗中塞给陈永年的银票还揣在袖中,现在正被盗汗渗入。他强作平静地指着冰淬甲:"我等进贡的甲胄简便耐寒,更合适边军长途奔袭!"话音未落,沈墨俄然翻开衣衿,暴露内里被晋商甲胄划伤的疤痕:"半月前巡查,鞑靼一刀便将我的锁子甲砍出洞穴,这就是所谓的'简便耐寒'?"
宣府校场的北风裹挟着砂砾,三百名流兵与工匠在徐光启的批示下,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冰原古迹。青砖垒砌的方形深坑内,数十坛硝石轰然倾倒,暗紫色的晶体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第三幕:金火证道
数月后,都城暗盘俄然呈现一种奇特的甲胄。这类甲胄大要流转着乌黑色的纹路,看似轻浮,却能等闲挡开平常刀剑。江湖中人传言,这是某位奥秘匠人在塞外获得的失传秘术,能让铁料在极寒中淬炼出不成思议的韧性。晋商们听闻动静后大为发急,四周派人清查甲胄的来源,却始终一无所获。
徐光启却徐行上前,将三棱镜与测量图册呈给万历。"陛下请看,"他的声音穿透满殿喧哗,"冰淬甲大要冰鳞的折射率精准合适光学定律,而晋商甲胄因掺铅导致光芒散射,这才是其劣质的铁证。"当阳光透过三棱镜在甲胄上投下七彩光谱,冰淬甲的光滑大要将光芒完美会聚,而晋商甲胄的粗糙质地则使光谱扭曲成混乱的色块。
就在世人惊诧之际,随军羽士突入场中,手持桃木剑直指冰淬甲:"此乃兵戈煞气哄动地磁!"他颤抖着展开泛黄的《地脉志》,"书中记录,每逢乱世,必有异宝现世,以警示百姓!"羽士的话在寒霜棚内回荡,与持续的嗡鸣声交叉成令人不安的旋律。晋商朝表王云帆踉跄后退,撞倒了盛放硝石的陶罐,紫色晶体洒落在冰淬甲旁,竟诡异地摆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