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官集团[第2页/共3页]
日已暮,外头有人说要去都城的饭店子喝酒,也有人说要去拜访下朝的大人们,沈约搁了笔,贰心道:从吏的身份升入宦海虽是正路,但数千人充当初级官员,这毫不是能包管宦途一帆风顺的路子。
如果没有见过沈穆,沈约大略是信的,如果没有沈穆的前车之鉴,沈约抱负中最好的处所也许也是翰林院,毕竟能进到那边就是六七品的官,升到正五品或者再往上任职内阁的大学士,仿佛也不是太悠远。
沈穆说完这话就走开了,他的声音并不大,实在也不算小,沈约就算想忽视畴昔,也做不到似耳边风穿堂而过,他悄悄曲了曲手指,终是起家,关门出去了。
三日以后就是廷试,据同科的进士从外头买来的动静,动静说当日天子连着内阁几位重臣都会亲议廷试,而廷试只考一道题,沈约薄薄的掌心有些出汗。他搁下笔,细心地从袖中抽出一方手帕将掌心擦了擦,这上头写错一个字,又要重来。沈约不喜好重来,他喜好想好了才去做,包含廷试,在大殿之上说几句话,走几步路,他都是想好了的。
在沈穆等了一个多月以后,等来了翰林院的告诉,当时那刻,沈穆实在不是不绝望的。但他想,杨阁老看好他,前程还是光亮的。
“便是如此,那我等也不勉强了,沈兄把稳。”杨聪回身时,又添了一句:“马鸣衡的亲兄是五城兵马司的统领,马家这位向来放肆惯了,沈兄如果见了他,千万要避其锋芒,不成鲁莽。”
这条青云路,沈穆走了快十年,这十年里,他还是个编修,独一的变动,就是因熬年限和资格,吏部考核以后,他从初期的七品编修提至正六品,今后以后,再也没动过。有人说沈穆是受了杨廷和与嘉靖帝分裂的扳连,以是屡不得志。实在真正进入翰林院就晓得了,想要往上爬,或者获得天子赏识,进而受封赏,那种概率,无异于鲤鱼跃龙门。
九年已经畴昔,现在已是嘉靖十年,沈穆已经不再苛求升迁,从他入仕九年的经向来看,宦途起伏,定于谒选之日。你今后能爬到的品级,在于你被受命任职的那一日,那天你在册子上是个甚么品级,将来也不会差得太远。
同去狮子楼的大略都是同一批次的进士,但有些人是没有进翰林院帮手编修的,照吏部给的说法,翰林院是考生前三甲能去的最好的处所,从翰林院编修到职位显赫的大学士,一步之遥,翰林院是条青云路。
毛纪是杨廷和以后的首辅,嘉靖改元之初,仲春里礼部尚书毛澄以老病致仕,到七月里,刑部尚书林俊又以年老致仕。嘉靖三年,杨廷和致仕,对于这些致仕的老臣,嘉靖帝表示得礼遇有加,刑部尚书林俊加封太子太保,给驿回籍。
谁知嘉靖天子与杨廷和的干系并不如外头看起来那么轻松,年幼的嘉靖天子并不附和杨阁老为他打算安排好的诸事,沈穆便直接被嘉靖帝拿来祭了刀。杨廷和原想属意嘉靖朝的第一任状元去六部,源于仕,忠于仕。
过了半晌不到,杨聪就认出锦衣卫一百户长,杨聪撇开脑袋,冲着沈约,道:“要出事了,这马鸣衡一出来就没功德,大师都说他是个费事精,他普通不出来,出来就是要办大事,前段时候告发镇国公为母服丧期间礼乐逾制,引皇上廷杖镇国公,就是他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