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君子朋而不党[第2页/共2页]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气得方孝孺和练子宁一个自请贬官,一个干脆不问政事。
陈堪恭恭敬敬的伸出双手接过,又恭恭敬敬的退出了书房。
齐泰和黄子澄他们是忠臣,这无庸置疑。
启事很简朴,两人与方孝孺一向政见分歧。
铁铉则是还在济南恪守,不过方孝孺的劝降函件已经在去往济南的路上。
出了聚德楼,陈堪加快脚步朝大通街赶去。
陈堪如释重负,朝着朱高煦再度拱手。
但对于大明宦海来讲,所形成的影响却不亚于一场大地动。
齐泰与黄子澄被处决的动静并未在百姓之间掀起多大的风波。
“那甚么,草民吃饱了,就先告别了,殿下请自便。”
恰好朱允炆挑选听齐黄二人的。
“站住。”
陈堪心中了然,这便是方孝孺为他定下的政治方向了。
但墨客误国,倒是速率极快。
方孝孺的声音传来,陈堪推开书房的大门走了出来。
头也不抬的问道:“你明天去见高阳郡王了?”
正所谓墨客造反,十年不成。
朱高煦的声声响起,陈堪脚步为之一顿。
但他们也是误国的庸臣,这也是无庸置疑的。
此中方孝孺,因为被陈堪品德绑架,不得不向燕王低头,得以窜改身故道消的结局。
并且朱棣承诺过方孝孺,就算铁铉拒不投降,济南城破之时,也会留他一命。
......
陈堪可没那么大的魄力。
“行吧,既然如此,本王也不想勉强你。”
反而思疑方孝孺和练子宁禁止他们的政令是别有用心。
方孝孺俄然开口道:“对了,在大狱中,你送了为师一首诗。为师没有那么好的文采也做一首一样的诗送给你,便送你几个字吧。”
他转头道:“殿下,另有甚么事情吗?”
雅间内的氛围顿时堕入了沉默当中。
以是,两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
说完,陈堪朝朱高煦一拱手,回身就要分开。
不但让君王丢了江山。
半晌以后,朱高煦摆了摆手,表示陈堪能够分开了。
陈堪回顾,走到方孝孺身边。
将字递给陈堪,方孝孺对他充满了等候。
朱高煦皱眉道:“你真不肯仕进?”
陈堪哈腰行了一礼,正要退出房门。
陈堪老诚恳实的点头:“没有。”
他不说话,陈堪也不敢走。
方孝孺心中如何能不恨?
“君子,朋而不党。”
遂拱手应道:“是,门生被高阳郡王殿下半道上给截了去。他说,他情愿保举门生仕进,门生回绝了。”
但如果是第二种,那就太可骇了。
方孝孺正在低头看书,见陈堪出去。
才方才进门,师娘郑氏便迎了上来,道:“元生,老爷在书房等你。”
陈堪点点头,来到书房门口悄悄拍门。
齐黄二人之死,对于大多数投降了燕王的底层官吏来讲,所形成的威慑力足以让统统人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