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无耻,他们又来了[第2页/共2页]
九十万担,一共七百二十万两,银子花出去,一个个心如针扎。
实际上,大唐商社多量粮食悄悄进入各州各府。
但是郑明派各大商团的人去恰接时,三个港口的粮商都对峙要八两银子一担。
拿下这批粮食后,郑明决定,从速将收上来的粮食全数脱手。
几十家大商的财力富可敌国。
但是四大商团还是每天像挤牙膏似的,限量供应,一些小商户跟跟着惜售,百姓就是有银子都买不到货。
“好,那就奉求胡掌柜了。”
唐龙和孙传庭等人也趁机将北方驿站框架移植到南边。
……
并且还多了一百万担粮食,实际上并不亏。
估摸着这一下应当差未几了。
南边个人在大战中十几万人投降,大量职员需求安设,重构驿站,恰好能处理这个题目。
终究,大师商讨后,决定让步。
第三天上午,镇江港口也有梁家的船运来三十万担。
拿下这批粮食后,郑明命令,将粮食代价进步到十二两。
固然没赢利,但是白忙活了一趟,时候也是从本钱。
一次运来几十万担,速率也太快了吧?
五两银子固然很贵,但之前在北方,仿佛也要五两银子一担。
“郑爷,我们为了囤粮,已经破钞了几百万两银子,现在才方才有点转机,如果被他们的粮食登陆,岂不给别人做嫁衣?”浙商个人以柳家为首,说话的为柳家家主。
其他几个个人的魁首也接踵表态。
郑兴等人接到动静后,气得咬牙切齿。
“一群奸商,这点气力竟然也敢来搅局,一共才五十万担,怕甚么,吃掉它。”郑明咬咬牙。
在北方,大唐商社进驻到了县城,驿站也逐步开端完美。
“他们财力倒是很强,告诉蒋恩毕,在应天、杭州港、镇江港各自再投放三十万担,批发代价八两银子。”唐龙冷冷的开口。
乃至鞑-子国的粮食代价飙升到了九两。
并且新驿站对官方开放,能够很大程度处理朝廷的承担,更能促进南边经济答复。
“郑爷,不好,镇江、应天、杭州三个港口都有运粮船到达,总数有九十万担。”徽商韩二龙有些按耐不住了。
恨不得杀人。
这个代价,相称于之前的六倍。
郑明半眯着眼睛,从椅子上站起来:“诸位有没有想过现在是新朝,唐龙的手腕你们都见地过了,做掉他们,粮食仍然在港口,万一朝廷派人插手此事,恐怕统统人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诡异的一幕再次产生。
之前卖了十几天,进账了几百万两,刚好和此前吃下去的一百万担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