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相 > 第8章 县学

第8章 县学[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县学的大门傍对洢水,门额上高题“安化县学”四字,笔力遒劲,字体宽博。

从船舱往外看去,一排纤夫身着短衣,粗硬的麻绳勒在肩头,手脚的肌肉绷紧,黑硬如铁,前倾的身子汗光闪动,远远地就肉眼可见的热气蒸腾,如同一排行走的火炉。

洛阳的伊水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因贤相伊尹而得名。

刘敦书实在并不喜围棋,刚才之发起,是因为李步蟾喜好围棋,怕李步蟾心下忐忑,而特地而为的散心之举。

一起顺风,波澜不惊。

这时李步蟾听到内里廊庑有打扫之声,出来一看,一个仆人手持扫帚和簸箕,正在高低打扫。

李步蟾也取出一本《左传》,“我们一起读书,读累了再弈棋!”

但是这时已是申时,再晚三四刻钟就是酉时,就是用晚餐的时候了,诸多不便。

询过县学门子,说教谕应在后厅。

上前一问,仆人指着玉轮门外的花径,“沿此路去,听到敲棋之声,便可寻见教谕老爷了。”

不想石教谕却不在后厅,刘敦书有些傻眼,他并未进学,之前也没来过县学,只是从刘诗正那边晓得了一些首尾罢了。

他的表字若素,自号不成翁。

想再找人扣问,县学里倒是人迹杳然,提及来县学再小,也是一个独立小王国,放在科举强县,上高低下也不下二十人。

李步蟾心下暗叹,这就是贫民的寒微。

说话间,船头一声号子,船身一颤,船开动了。

不知为何,三年考成以后,他又被左迁长沙府善化县丞,成了一个八品佐贰官。

安化县学始建于北宋,是章惇“开梅山”以后,由首任知县毛渐所建,当时屋宇粗陋统统草草。

幸亏,客船前行不过三刻,就拐而进入洢水,不消资水的险滩里飞行了。

一起上刘敦书给李步蟾先容石教谕的过往,固然笑语晏晏,但言语间非常尊敬。

安化县学的现任教谕石安之,更是一个“怪杰”,他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出身,同年的官都是越做越大,只要他的官是越做越小。

但安化偏僻,举业不兴,以石安之的性子,又是统统从简,以是县学只不过一教谕一训导一膳夫一仆人一门子,加上他那一肚子不应时宜,倒成了隧道的“六一居士”。

不知为何,三年考成以后,他便迁为江西袁州府萍乡知县,固然是上县迁下县,好歹都是七品正堂。

县学很快就到了,就在文庙以西百步。

石安之在观政后除官,是在姑苏府吴县知县,那是天下一等一的肥县,让多少同年羡煞。

没想到,石安之到了安化,倒是“既来之则安之”了,这个教谕一当就是八九年,跟泰山石敢当普通,安安稳稳,真是对了他的字号。

上船的人大包小包的,多是黑茶。

洢水是南北流向,从小淹往梅城是顺水行舟,固然洢水不似资水那般险恶,水面开阔,水流和缓,但哪怕是伸开帆船,船速也快不起来。

提及洢水,驰名的当是洛阳的伊水。

大明答应边销的官茶,只要川陕二省,别的的都是私茶,这时候的安化黑茶,当然也是私茶。

权贵能够用钱处理的题目,他们都要用心血才气处理,要用庄严才气处理,乃至要用生命才气处理。

但刘敦书在上月方才过了县试,一个月后就要赴长沙府试,时候金贵之极,请他伴同去县城都是无法之举,怎敢让他再虚掷时候荒废学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