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讲经[第2页/共2页]
刘诗正浅笑着摆摆手,本身走到了台下,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天井里种了一些平常花草,两株泡桐开得正艳,喇叭一样的花朵白中透紫,重堆叠叠闹在枝头。
李步蟾声音更加激昂,“诸位,我等能够居住父母的羽翼之下,置身其间客堂,已然幸事,发奋读书,就在此时!
“错的?”
这不是一针鸡血,而是一盆,还是喔喔叫的雄鸡血,让台下嗡嗡之声高文。
李步蟾说得滑稽,台下的学童都笑了起来,不过祠堂端穆,书院严厉,他们也只敢“嗤嗤”轻笑,不敢拍桌打椅。
刘诗正对劲地点点头,给学童们散学,让刘同书带着两人清算讲堂,再带着李步蟾向自家走去。
李步蟾愣住脚步,正容扬声,“十年以后,这个梁固也中了状元,他中状元的春秋,是二十四岁!”
“诸位,我等出身农家,不成能以读书为永业,成丁以后,便要结婚生子,便要赡老抚幼,重压之下,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身心俱疲,那里另有能够读书?”
刘诗正家的屋子也是一栋板屋,格式跟李家老屋差相仿佛,不过屋畔无竹,而是用篱笆围出一个天井。
为了留住刘诗正这个廪生,不但开出了三十两银子一年的修金,还专门划拨十亩水田作为学田,又专门腾出来一栋屋子,将刘诗正的家人接来百足村,让他无后顾之忧。
一众小学童被刺激得晕头转向,面红耳赤,恨不得下一秒就奔赴考场。
十三岁著《春秋》,在坐的大班的学童有些坐不住了。
“记着了!”
“大班学童,以本日之事,“学思”为题,作五百字文章一篇!”
刘氏私塾是族塾,普通来讲,族塾都是请自家的读书人来充当塾师,比如在《红楼梦》中,贾瑞的祖父贾代儒,就是贾家属塾的塾师。
“小小年纪,这般机巧聪明,能够说“学问”了。”刘诗正非常欣喜,负着双手,“走吧,有事到屋里说。”
刘诗正走到台前,嘉许地拍拍李步蟾的肩膀,让他下去,再给学童们安插功课。
“更加了不起的是,梁灏中状元的这一年,他的宗子梁固出世。”
“腐败时节桐始华,桐花万里丹山路,”刘诗正推开篱笆,颠末桐树之下,花香清幽,他笑看李步蟾,“小蟾,旬日不见,你的学问又有长进啊!”
但安化是偏僻小县,举业不兴,刘氏本身族内没有先生,以是专门去邻近的江南镇请来了刘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