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平平无奇的张希孟[第3页/共3页]
见了鬼了!
李善长深吸口气,考虑再三,这才道:“上位,官田和民田的辨别,不是卑职突发奇想,当年元廷征讨南宋,囊括天下,便是把南宋朝廷的官田,悉数占为己有,还搜刮了很多田亩,都作为官田,租给百姓,收取田赋……此法固然不甚安妥,但却不必大动兵戈,甚是便利。上位心存爱民之念,只需降落田赋、大兴水方便可啊!”
咱老李投奔了一个要咱地盘田产的人?
拿着这份可谓思虑全面的打算,送到了老朱面前,李善长只等着表扬,要让你朱元璋晓得,谁才是真正的萧何!
“上位,这,这是谁写的?”
“李先生,你说招募流民,赐与地盘,这个地盘从那里来?”
或许高邮的张士诚不错,只不过本身和他不是同亲,少了这层干系,很难获得重用……一时候李善长心乱如麻,完整失了方寸。
就比如李善长,他来投奔老朱,一上来就谈安定天下,真的是看好了老朱吗?天下豪杰那么多,凭甚么让你朱元璋当天子?
对大户脱手,抄没浮财,充分军用,非论男女,均匀授田……另有甚么口粮田,均田均赋……李善长瞪着眸子子,看了好半天,每个字他都熟谙,每句话也都看得明白,但是放在一起他就含混了。
“上位,卑职觉得灾荒不竭,旱涝频繁,加上战乱,百姓逃散……空位实在很多,上位只要收取空位,觉得官田,租给百姓就是了。”
在衙门里干过的李善长,非常清楚赋税的首要,朱元璋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证明他的眼界不凡。
就是他写的阿谁小册子?
“上位,耕战农桑,赋税为本。如果能攻占定远,再拿下滁州,卑职建议招募流民,授予地盘,鼓励耕织,轻徭薄赋,兴建水利,多囤粮食,不出几年,必然兵强马壮。”李善长还笑道:“濠州间隔沛县不远,山川王气,日月斗转,现在已经到了上位身上,恰是成绩霸业之时啊!”
这是甚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