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大明16301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来投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来投[第3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人,外间有人求见!“门别传来了杜固的通传声。

“赵兄!”刘成叹了口气道:“你又何必如此呢?杨大人恐怕也不但愿你这个模样吧。”

“那好!”刘成点了点头,重新回到舆图前,忙着工厂与船埠的打算。直到月上三杆,方才换了身衣服,带着几个亲兵出门往南门去了。

杜固会心的点了点头。笑道:“您放心,南门边上有个陈孀妇,二十四五就守着个孩儿。端赖瓦片钱度日,那孀妇最是爱洁。我去那边号间屋子,将赵大人安设那儿便是了。”

“赵兄!接下来你有甚么筹算呢?“

刘成挑选占有朝邑的第二个启事是因为对于他来讲,比拟起本来的鄜州来讲,这里是一个更加超卓的基地。作为一个穿越者,刘成来到这个期间以来所做的统统事情能够归结为一个——弄到钱给部下的军队发饷。很多当代人以为在明末只要弄到充足的粮食就够了,因为在汉唐乃至明朝的中前期都是用粮食和布匹给兵士发饷的,当然明末也不是没有人这么想,比如当崇祯元年夏季锦州军队叛变要求发饷的时候,当时身为礼部右侍郎的周延儒就说山海关那边不缺粮食,只是缺银子,为何不消粮食发饷?清楚是武官煽动兵士肇事威胁下属罢了,有很多当代人以为周延儒说的有理,武将们为了更便利剥削军饷而喜好白银而非粮食。但那些人却健忘了一个题目,人除了用饭以外还要穿衣、吃茶等等其他方面的消耗,这些是没法用粮食的,汉唐之以是能够用粮食给兵士发饷,那是因为粮食在当时就是国度承认的货币。国度接管老百姓用粮食交纳赋税,即便临时用不着粮食的人也情愿接管用粮食作为付脱手腕;但明末就分歧了,国度是接管白银而非粮食作为赋税。是以除了极少数环境下(比如说围城当中),白银比粮食在市场上要更受欢迎。也更轻易换到所需求的货色。有一个非常简朴的例子能够证明这一点,日本德川幕府方才建立的时候,采取的是石髙制,即用大米作为货币单位,军人们也是用白米来发放薪水的;但跟着商品经济的生长,金银币逐步代替白米在商品畅通中的职位,无形当中军人们的经济职位也越来越低下了,因为他们必须以低价出售粮食调换货币来采办说需求的商品。很快社会中的财产就会聚到了贩子手中。明朝的兵士固然不晓得经济学,但他们也晓得用白银而非粮食来付出薪饷对本身更无益。

另有最后一个。也是最首要的启事:刘成的基业首要包含两块:与塞外蒙古的长途贸易和以水力为动力源的纺织、锻造、兵工。对于前者来讲,最大的本钱是沿途的关卡赋税和职员、牲口与时候本钱。而对于后者来讲,稳定充分的水源则是红利的保障。而比拟起鄜州,朝邑无疑占有了绝对的上风:与蒙古的商队可在河套地区改走水路,沿黄河而下,运抵朝邑,即无需担忧沿途关卡,又节俭了大量的运输本钱;在水力资本方面,地处黄河岸边的朝邑也远远赛过鄜州;最后,不管是纺织还是兵工,都需求输入大笔质料,输出大量产品,地处秦晋交通咽喉,又能够通过黄河将产品输出到中原地区的朝邑,其地理位置更绝非鄜州能够对比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