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加税[第4页/共4页]
“甚么也不干天然是不可,不过像加征这等大事还是谨慎些比较好,比如在十三省中各选一个州县,试行一年,然后调派得力的官员前去探查,看看百姓实际交纳了多少银子,这些加征是落在大户还是小民头上,最后再决定是否加征!“
切桑接过鹿皮舆图,废了好大力量方才看了个大略。本来这封赵有财送来的信笺乃是转述西班牙的马尼拉总督的复书。这位老奸大奸的德萨尔塞多总督并没有被刘成的打单所吓倒,他在信中很直白的指出或许郑芝龙在官位上并不高,但其在海上的力量更大,也能够赐与荷兰人更大的打击,对于西班牙人来讲也更有联盟的代价。当然,他不介怀多一个刘成如许强大的盟友,但盟约必须建立在对两边都无益的根本上,他不以为在己方的船舶与兵士还处于扣押的状况下两边能够达成任何意义的联盟。比如两边结合起来策动一次对位于福摩萨(西方人初期对台湾岛的称呼)上的荷兰人贸易据点热兰遮城的远征,他将会很欢畅与刘成结为联盟。
刘成被杨嗣昌说的几近无语了,豪情这位杨大人是坐直升飞机上来的,连”一税轻、二税重、三费是个无底洞“、“*政\令\不\出\中\南\海”近似的流言都没有传闻过?连有电话和无线电报的二十世纪末,乡村基层都能把中心当局的文件当废纸,十七世纪的晚明基层,能够把朝廷加征的政策履行到位才见鬼了。
“我晓得!”杨嗣昌笑了笑,喝了一杯酒,长啸一声:“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稼轩写的好词!”
“你有体例?”刘成几近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明末从上到下最头疼的题目莫过于军饷,莫说杨嗣昌不过是个兵部侍郎,就是崇祯天子最后上了煤山那颗槐树都没处理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