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爷 没兵屁不是[第2页/共3页]
吴高瞥了眼刚从舱内出来的郑芝豹和吴大千,低声道:“路部院真要引那刘泽清过来?”
“这世道,能有处所埋着也不错啊,将来我如果死了,都不晓得有没有人替我收尸呢。”
作者注:明朝黄河入海非山东,而在苏北。
郑芝豹虽入过北京国子监为太门生,但还是武人本质,对先生所讲实是不解。
漕运总督兼巡抚淮扬是实权重臣,南京兵部尚书名位虽尊,但却管不到上面的督抚重臣,以是天子此举较着是闲置史可法。
先练一部,再以此部为根本扩大,才是正路。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淮扬可用兵马不敷,冒然征数万青壮团练,难以节制。就如现在运河上这数万民夫,就得以几千兵马看管,不然必会出乱子。
任上,史可法倒是有所作为,但只是上书弹劾夺职了三个督粮道,增设漕储道一人,使漕务大有整治,却治本不治本,运河淤积这个关头题目始终不能处理,河防也是到处漏风。
金声恒虽戴德路振飞收留,但赋性可不是甚么善茬,凶光一闪,闷声道:“这件事你看着办,清淤结束前不要露了口风,郑芝豹也在防着我们。”
“此事怕是要成真了。”
“南都?”
郑芝豹刚要说话,路振飞表示他坐下说。
路振飞倒是摇了点头:“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只南都兵部史可法此人节秉清刚,心存干济,是当世朴重之人..但是此人流派之见深重,当年老夫曾疏劾周延儒卑污刁滑,党邪丑正,而那周延儒又和江南东林复社有千丝万缕干系,尔今东林复社之人多位居南都朝堂之上,官方士林更是复社之天下,史可法纵是为国度大计想肯布施于我,也得先同这些人争口舌...
说完,路振飞有些倦怠的摆了摆手,“算了,你们也莫想着别处,赋税之事老夫来想体例,你们只需将这团练和清淤之事做好便行。”
那东林党人啊,持论甚高,然于筹边制寇之策,卒无实着,他们不背后骂我路振飞便算不错,又岂希冀他们能与我路振飞同心合力呢...此事,莫提,莫提。”
故而天子才叫他路振飞南下淮扬,叫史可法去南京为本兵。
赵忠义此人倒也会说话,其本来在乡时是个恶棍子,因伤了人怕官府拿他便往北地逃了。
船面上,金声恒负手看着岸边大堤上正在被衙役勒令排生长队的河工步队,这一幕让他想起暮年在乡为农经常出徭役的旧事。
那名忠义的亲卫姓赵,是个约摸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左脸有一道从眼眉伸到鼻梁的刀疤,疤痕泛白且宽,如条蜈蚣般,可想当年伤势之重。
几年下来,凭着夺目和骨子里的狠劲,赵忠义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金声恒的亲兵,也算是他的福分了。
“国事已然至此,他们如何还能有流派之见?”
金声恒搓了搓了手,无认识的转动起手指来。
路振飞思虑半晌,点了点头,道:“也好,眼下防河为一重,清淤为二重。二者又皆需大量人力,但前者要重于后者,河防在,运河在;运河在,漕运在。二者轻重你们不要倒置。”
金声恒随口道:“都是青壮,略加练习,虽不当精兵,也能壮壮阵容。”说完,奇特的看了吴高一眼。
名字忠义也是金声恒给起的,本来叫赵三喜,故乡那边又叫他赵二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