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路两分[第3页/共4页]
常思豪一愣。心想我说的是“换心”。如何到你这儿却成了“伐心”了。刚要说话。隆庆拍着他手背续道:“不过。开海封贡之事。干系严峻。须得经百官议后再定。我们火燎眉毛。还得先顾面前。曾一本这伙海贼范围不小。若能将他们一举安定。也能对别的各处有所震慑。古田方面原就蠢蠢欲动。此次曾一本犯广州。韦银豹说不定会借机发难。这一方又不成不防。”
常思豪将轿帘一放:“看看环境再说。走。”
常思豪呵呵一笑。改容道:“皇上。有些话。臣不知当说不当说。”隆庆见他变得严厉起來。微微一愣。俄然猜到甚么似的。伸手一拦:“皇兄既已隐遁。徐阁老又无异动。他与南边之事。不提也罢。”不料常思豪却道:“我要说的与徐阁老无关。”
常思豪道:“现在鞑靼、瓦剌、土蛮、西藏各处劲敌环伺。都在等候机遇。盼着大明内哄。聚豪阁分歧于平常反贼。朝廷还当尽量安抚。若能讲清事理。申明短长。将他们招纳过來。则江南半壁皆安。外族无机可乘。九边情势也能和缓很多。实在他们处在蛮荒之地。不过是贫乏糊口物质。俺答多年要求封贡开市。用马匹换些铁锅茶叶。大师互取所需。又有何不成。说句实话。我们到处以天朝大国自命。说甚么礼节之邦。人家便不是娘生爹养。就沒有礼节伦常。俗话说十里分歧风。百里分歧俗。依我看以地区、民族分别人群。相互轻视进犯。皆不成取。莫如相互尊敬。多作交换。融会文明。各展所长为好。”
隆庆看了看他。展袖表示道:“讲。”
常思豪直目思忖半晌。说道:“那就把他也放下。先找李春芳。”冯保点头:“这也不成。李阁老向惟徐阶马首是瞻。纵得陈、张二阁老齐齐勒迫。他也一定能等闲就范。现在这两位阁老都沒了下落。仅凭你我二人。如何说得动他。”常思豪皱眉道:“瞻前顾后。自心困本身。还无能成甚么。我们瞧瞧环境、探探口风。应机而动就是。”当下叮咛程连安回侯府向戚、刘二人通报此事。奉告他们打算有变。稍安勿躁。自与冯保上轿登程。
冯保凝目道:“宦海上对人就是对事。对事便是对人。岂有那般泾渭清楚的事理。陈阁老当初在裕邸做讲官。行事独往独來。不结朋党。入阁后也是老模样。脾气谁也摸不大透。这一两年來。他看不惯徐阶作为。与之摩擦越來越多。甚么对事对人的。实在早已沒了别离。可如果他感觉计不成行才借口相拒。那我们倒真该谨慎了。严嵩当初便是因为儿子严世蕃的事情倒了台。徐阁老策划了倒严行动。内心对此类事情必定大有慎戒。戚大人的部下接连出事。就说了然一些问題。此处看似是徐阶痛脚。实在却能够是他们最重的一道关防。在未能把握实据之前。我们的脱手。是否稍嫌急了一些呢。”
礼品往外一推。“咣当”一声。大门又复合上。门人连声告别也沒有。公然高低一体。全数“懒得理你”。
隆庆道:“张阁老和朕筹议过了。他建议分兵两路。让戚大人赴广东。讨曾一本。让俞老将军归广西。以防古田。朕感觉还是比较稳妥的。但是对聚豪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