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心灯亮[第1页/共5页]
实修不是看书。看书是学。学到的只是知识。“若从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故学法不能证法。学道亦非修道。实修也不是禁止欲望。心念追不着。欲望压不下。靠意念來节制。不能说假。但是太难。几近没法做到。佛道两门实修都靠打坐入门。奥妙并不在于节制心念。而在于如何摆正骨骼。
说话间桔裙朵卷。旋起黄影缤纷。一剑如艳阳光泻。电闪而出。
常思豪艰巨抬起脸來。抖抖仍自嗡鸣不已的脑袋。拄剑扶摇站直了身子。
廖广城见他毫无喘气呼吸之象。目露感慨诧异之色:“沒想到。此子小小年纪。竟能修得无极之身。达到了活死人的道门真境。”
徐老剑客缓缓道:“你也放下了。”
“鱼龙震。”
“嘡啷啷”钢音脆响。龙泉、莺怨。双剑落地。
弹剑阁上诸剑闻讯跃出。赶奔修剑堂的时候。他便落在了身后。现在忆來。并非他轻功不佳。必是用心提早。调了人马埋伏在外。一向在等候机遇。
在一片争闹声中。廖广城的尸身寂然倒地。徐老剑客嘿然笑道:“你放下。他放下。毕竟有人放不下。你看开。他看开。老是有人看不开。放下总会有人捡。看开一定做得來。”忽地一跳而起。负手向前走了几步。伸掌在常思豪肩头一拍。望着门外一地月光笑道:“小子。我名徐秋墓。却不想竟死在如许一个春日即将到來的深冬。你感觉。这时候如何。”
弹拨后脑是一种养内行法。在道门称之为“鸣天鼓”。因掌心连心经。耳通肾经。取意为心肾订交。水火既济。而他满身这类无声之炸。则是一种修行至深层境地的表相。熟行人谓之“串心雷”。
人若以双手掌心掩耳。四指在后脑弹拨。会感受有庞大的敲击声传入内耳。是因为这声音并非以音波体例。而是以震惊体例刺激到了耳内听觉器官之故。廖广城现在情境便是与此相类。满身骨骼震惊传音。比之四指弹拨后脑要激烈很多。是以他本身如历尽一场宇宙的重生。别人却听不见一分一毫。
常思豪手中剑相迎一指。回声入鞘。
铳手们相互瞧瞧。缓缓放低了铳口。
从认识动手。慢慢窜改心机。如同积累弹力。等候一跃上峰。由身材动手。慢慢窜改认识。则如徐行攀附。一样能到起点。前者需大定力。在毫无效验的时候要能够苦苦对峙。并且更需求相称大的聪明天赋。比拟之下。后者则比较妥当。身心原为一体。色识亦是不二。廖广城是武学大师。修为已在峰肩。但是多年來却始终未能走上这一步。现在体味着身材的窜改。心下明白:本身已然在外力之下身变心通。终究迈过这道门槛。今后更上层楼。
诸剑反应过來。或仗剑突前。或撤身躲闪。却无一人能突破火网。
空中。廖广城一个跟斗稳稳落地。双臂一撑。两眼紧闭。鼻孔中“嗯”地一声。缓缓哼出半口白气。
“十里工夫”忽地一转。剑尖插在地上。
活着总有惊骇。怕老、怕病、怕死。沒有的怕得不到。获得的怕落空。故而大家“提心吊胆”。
诸剑知郑盟主的悲剧即将重演。都觉惨不忍看。纷繁闭上眼睛。
常思豪瞧着满地尸骨。晓得统统已没法挽回。心头空荡荡的。却并不感受哀痛。手一松。秦绝响双脚沾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