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 遭谮[第1页/共4页]
宦海的端方。送财礼不能见光。需得套在封袋当中。封面写上几句切口。指出内里钱款数量。这切口文官多用文籍诗文。戚继光是武将。用的军形兵容之喻。秦朝乃形胜之国。凭江山之险。有两万人守御足抵百万精兵。故称“百二秦关”。写在这里便是指奉上白银两万。本來以当今的行情。礼金过千已是极重。猜想常思豪见了定然大为震惊。沒想到对方竟毫无感受。并且还翻开看过再往回推。这行动未免太离谱了。
常思豪已然今非昔比。一听他说出这话。又一副大遇知音的模样。内心已经进步了警悟。淡然道:“言官的事情我也听过一些。不过想來皇上自有公断。总不会任人挑衅是非。”
两人并肩而行。戚继光发觉出刚才的马屁仿佛拍得不正。稳稳心神。堆上笑容感慨道:“记得十七年前。我考中武举。进京会试。正赶上俺答犯京。便在城中守九门帮手防备。当时朝中徐阶主战。严嵩主守。终究还是顺严相之意坚壁清野。大师闭门不出。战战兢兢。无一人有千岁这般男儿气慨。哈哈。说來也真是忸捏。”一边笑着一边眼角斜扫常思豪神采。
戚继光叹道:“千岁可知我现在的官职。”常思豪道:“不是三省总兵么。”戚继光点头:“我现已调在京师。做神机营副将。”常思豪有些不测:“那又如何。”戚继光道:“神机营是京师拱卫三大营之一。大要看去。是比我在南边做总兵风景。但是手中却无实权。并且营中大小将领多是名臣后辈、王室宗亲。这些人整日提笼架鸟不学无术。把营中弄得乌烟瘴气。上面的我管不了。上面的我批示不动。夹在中间只能徒乎何如。本來倭寇既平。能做个京官。如许过下去也何尝不成。但有同僚奉告。皇上调我入京。原來是有人做下的手脚。遭罪的事情只怕还在前面。”
戚继光见他脸上怒容蕴漾。不由心头生喜。仍涩涩叹道:“可不敢说谗谄二字。只当是对我有曲解罢。向皇上提出建议调我入京的。是给事中吴时來。我在南边屡获大捷。手握重兵。引发朝臣顾虑也不为奇。但是此人却称我对朝廷不满。表示我有反心。这实在是无中生有。唉……”
那人不是别人。恰是多日不见的顾思衣。
次日朝晨常思豪起來吃过早点。正策画着去百剑盟看看。有家人递上名贴。报说戚大人过府拜见。常思豪有些不测。仓促來至前院。果见门下戚继光身着便装斜挎腰刀。正自等待。忙抢前几步出來拱手见礼。戚继光也有些不测。回礼道:“怎劳千岁亲身相迎。真折煞元敬了。”常思豪道:“戚大人何出此言。您是国之栋梁。常思豪一向敬慕得紧。可惜昨日未得其便。还想着找机遇去拜见大人。沒想到您倒先來了。”
常思豪闻之沉默半晌。道:“公然气冲斗牛。吴时來挑你的理。必是在封侯二字了。”
常思豪心想你这嘴变得倒快。一笑道:“被几小我骂。总比城破后遭万人抱怨要强。不能审时度势。又怎算得上是兵家妙手。大人后來赴山东、江浙等地清算防务、抗倭杀敌。数年间怒夺岑港。转战台州。突袭横屿。大战莆田。斩首六万不足。终究一举扫平倭寇。官升总兵。统领闽浙粤三地军务。名传天下。可谓不负大丈夫之志。那些骂您的武举。现在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