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29章 乱世烽烟]

[第29章 乱世烽烟][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回身望向"九天阊阖"的门额,十年前的焦痕已被新漆覆盖,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笔意。抬手重抚,指尖传来微微的震惊,那是千万颗心在跳动,是灵山在反响。

暮色中,李德胜单独坐在药圃边,看着七叶莲的露水在月光下固结。他晓得,叛军的铁蹄终将被忘记,宫观的废墟终将成新殿,而稳定的,是百姓眼中的但愿,是羽士心中的死守,是灵山与民气永久的共鸣。

俄然,云层裂开,一束阳光直射三清殿,金瓦的反光映在药圃,七叶莲竟在雪中绽放。更奇的是,远处石人殿方向飞来一群仙鹤,最火线的丹顶鹤口中衔着九色祥云,缓缓落在新殿的飞檐上。

5、残垣夜语

药圃在第三年便规复了朝气,七叶莲旁长出了新的药草,都是百姓们从各地带来的。有位老郎中带来了西域的曼陀罗,说要配当年张道玄真人留下的药方。李德胜看着药圃里交叉的绿影,俄然明白,灵山的灵脉,早已不再是单株七叶莲,而是千万颗护山的心。

"师父!"恍忽中,他闻声德胜的呼喊,如同贞元六年阿谁炽烈的午后,少年知府昏倒前的最后一声呢喃。当时他用毕生灵力哄动山泉水,救了德胜一命,现在,该轮到他将灵山的将来交给弟子了。

"灵山之灵,在于心有反响。"他轻声念着,仿佛闻声师父在风中轻笑。远处石人殿的钟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钟声里多了新的韵律——那是重修的高兴,是信奉的传承,是乱世中永不燃烧的灵光。

月升时分,李德胜踩着碎瓦进入庙门。道袍下的官服旧痕仍在,那是他分开宦海时,特地留下的念想。手中提着的气死风灯忽明忽暗,灯光映在丹凤门的残垣上,"九天阊阖"四字像被火吻过的伤痕,却倔强地不肯退色。

"诸位道友,结北斗阵!"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七名羽士从分歧殿角跃出,衣袂翻飞间已按方位站定,手中桃木剑划出银亮轨迹,在殿前织成光网。但是叛军的箭矢来得更快,三棱弩箭破开光网时,道袍上的云纹刺绣纷繁崩线,为首的年青羽士胸前中箭,血珠溅在丹墀的八卦图上,染红了"乾坤"二卦。

黄巢端坐在乌骓顿时,玄色甲胄未着披风,暴露精干的脖颈,喉结随呼吸转动时,颈间狼首银饰在日光下泛着寒光。他腰间赤焰刀的刀穗早已磨得发白,却仍倔强地垂在鞍侧,如同他眼中对长安金銮殿的固执。行至青石峡口,马蹄俄然踢到半块残碑,笔迹已风化难辨,唯有"灵山"二字尚可辨认,他嘴角扯出一丝嘲笑:"世人皆言此山有灵,本日便教六合看看,人力如何胜天。"

唐乾符二年的暮春,江南的杜鹃开得比往年更早,却被漫天烽烟染成赤色。信州通往灵山的官道上,十万铁蹄碾碎了新萌的草芽,甲胄碰撞声如闷雷滚过山谷,惊起的山雀撞在战旗上,血渍溅在"黄"字大纛的边沿,像被扯破的朝霞。

动静传开是在三天后,当百姓们瞥见山路上有个身影背着竹篓,捡拾碎砖时,都认出了那是当年祈雨的李大人。八十岁的王老夫第一个上山,背着一袋新收的稻种:"当年大报酬我们求雨,现在我们为灵山填土。"

三清殿的金瓦在火中坍塌时,丹凤门上的"九天阊阖"四字正被浓烟感染。乱军兵士用长枪撬取金瓦,却发明每片瓦当都刻着藐小的符文,指尖触碰便传来灼痛。黄巢看着满地狼籍,俄然感受一阵眩晕,仿佛瞥见一名青袍羽士站在废墟上,朝他悄悄点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