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20章 永恒守望]

[第20章 永恒守望][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三神殿前的生命之泉

2、光阴变迁

湖底俄然闪现出清楚的画面:咸通年间,和尚在此凿井,石人公断颈处的泉水俄然变甜;洪武年间,村民遁藏战乱,石人的影子在山口展开,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客岁台风过境,他的石掌化作巨伞,护住了山脚下的古村庄。这些画面与当下的灯火堆叠,他明白,所谓“显圣”,不过是众生在窘境中唤醒的自我力量,而他,只是这力量的见证者。

“石人公,今儿该换春衫了。”老钟将香草插在石人公石掌的凹槽,客岁插的艾草已化作齑粉,混着香灰嵌进石纹,构成淡绿的头绪,像极了灵山的水系图。山风掠过他斑白的鬓角,捎来山脚下的喧闹:商队的驼铃、村妇的捣衣声、另有书院里孩童念《石人谣》的琅琅书声——“石人无头立山颠,心有灵犀通地天”。

(三)虎娃与金鳞鱼的传说

那位曾在石人殿前为稻种祈福的老者,现在正用碑前的泉水煮新米。蒸汽升腾间,他瞥见石人公的影子走进厨房,石掌悄悄按在孙女的讲义上,讲义里“守望”二字俄然发光,与碑上的字遥相照应。他俄然明白,所谓“永久守望”,不是石人公单独站在峰巅,而是每个灵隐士都成了他的眼睛、他的双手,让山的灵气在人间流淌。

石人公的断颈处俄然出现微光,露水顺着石颈滑落,在他胸口凹处聚成小池,水面倒映着二十里外的梯田。老钟眯眼望去,见李老夫正背着竹篓往田里撒育秧肥,竹篓边沿还别着半炷未燃的香——那是上个月庙会时,他求石人公护佑稻种抽芽的供品。

(三)雾散后的永久

“石人公,俺又来费事您了。”山坳里传来低唤。老猎户张叔跪在“猎人庙”前,面前摆着刚打的野麂——不是为求猎运,而是为上个月误杀的幼鹿请罪。石人公的影子从庙顶投下,覆盖在张叔身上,他俄然瞥见,石掌纹路间闪现出幼鹿在母鹿怀中吃奶的画面,惭愧的泪水滴在麂皮上,竟开出两朵灵香草。

卯时初刻,山民们抬着新凿的石碑登上棋盘峰。碑材取自“碑材峰”的整石,石工们在碑首雕镂了石人公的断颈像,颈间环抱着稻穗、经卷、丹炉,意味农、文、道的融会。当石碑立起的顷刻,石人公膝头的灵香草俄然全数绽放,紫雾升腾,在碑身写下“永久守望”四个大字,笔划中嵌着历代香客的祈福带碎片、文人的墨痕、僧道的经灰。

“这碑,是咱灵隐士的脊梁。”老钟摸着碑面,指尖划过“守”字的宝盖头,那刚好是石人公石掌的弧度,“当年俺爹被拉去修水库,临终前说,石人公没了头,是为了让我们昂首看天,低头种地,把日子过成灵山的模样。”话音未落,三十六峰同时呼应,云雾在峰间活动,如众仙朝贺。

1、无头亦耸峙

“莫要贪婪。”年长的虎子学着老钟的模样作揖,却见金鳞鱼俄然分红七尾,每尾鱼鳍上都映着虎娃们的将来:有的成为西席,在山脚下的小学育人;有的成为护林员,保护灵山的草木;另有的带着灵山的故事走向远方。鱼群终究游向山溪,鳞片划过水面的声音,像是石人公在说:“守望不是逗留,是让每个走出灵山的人,都带着山的灵魂。”

中午,鄱阳湖的潮声超出百里青山,与灵山的松涛融会。新碑前的香案上,摆着刚收成的“金穗子”稻米、林晚门生们的写生册、另有工程师们的测绘陈述——陈述显现,石人公的“身高”在碑文立起后稳定在十米零一寸,刚好是灵山主峰的海拔高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