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35章 佛道圣迹]

第35章 佛道圣迹][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午,阳光斜切岩壁,五百信众的刻刀在赭红色砂岩上起落,火星与汗珠齐飞。华严寺的知客僧玄慧背着经箧而来,每走十步便诵一段《金刚经》,法衣上的金粉随法度洒落,在岩面构成活动的光痕。当他走到张老夫身边,见白叟已在岩壁上刻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刀工虽不工致,却笔笔透着力透石背的虔诚。

(三)六条约辉的偈语

(四)晨光里的永久

3、圣迹朝圣:双光交映的归心

与此同时,灵山南麓的鹰嘴崖下,三清观的李玄真道长正脚踏禹步,手中罗盘的天池水纹狠恶震惊。“丙山壬向,水绕明堂,此乃玄武低头之象。”他的青衫早已被汗水渗入,袖口处“平静有为”的刺绣褪成浅灰,却掩不住眼中精光——此处岩壁,恰是《云笈七签》中记录的“青牛卧云穴”。

转过三道弯,岩壁上的残佛映入视线。这尊半人高的释迦牟尼像,脸部在五十年前的山火中被熏黑,衣纹却仍清楚如流水。张老夫跪地,取出磨得发亮的柳叶刀,刀鞘上刻着“忍辱”二字,是亡妻临终前用指甲划的。“秀娘,明天该刻《金刚经》第三品了。”他对着石像喃喃自语,指尖抚过岩面,凉得像秀娘临终时的手。

(三)血墨相融的圣典

山风掠过,北麓的经光与南麓的道辉再次交缠,在天空写下“和光同尘”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比任何石刻都更深切,比任何石窟都更永久——因为它们刻在了每个信众的内心,藏在了灵山的骨肉中。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全部信州,人们终究明白:所谓灵山圣迹,向来不是金石的不朽,而是千万颗向善之心,在光阴中共同刻下的,永不退色的信奉。

(一)罗盘定穴的玄机

“快看!菩萨显圣了!”虎娃指着石像,只见佛眼展开,金光中闪现出无数小手,悄悄抚摩刻经人的伤口。王二狗母亲的喉间痰鸣俄然消逝,她在竹篓里伸开眼,伸手接住岩缝中排泄的一滴金露,浑浊的眼球竟规复了腐败。玄慧法师合十礼拜,取出鎏金贝叶经,经上笔墨与岩壁经文一一对应,构成六合共鸣的法相。

现在,鹰嘴崖下的深潭俄然沸腾,三条青鱼跃出水面,鱼鳍上竟清楚闪现着“道”“德”“经”三个字,引得观礼的山民们纷繁下拜。玄真道长望着北麓方向的金光,俄然轻笑:“佛刻岩表,道隐石中,毕竟是灵山同辉。”

灵山中心的通天道上,佛道两派弟子分立两侧:和尚持莲花灯,羽士举北斗幡,灯影与幡影在石阶上交叉成阴阳鱼图案。信众们分红两列,左施礼佛,右行敬道,却在路过“三教归心石”时,不约而同地同时合十与作揖——这块半佛半道的巨石,恰是三年前三教法会时,佛道大德共同加持的圣物。

“以青牛为钥,以玉简为锁,”玄真道长的声音如钟磬合鸣,“此窟可纳六合灵气,保信州五谷歉收,灾邪不侵。”他将拂尘插入青牛口中,尾端的金箔竹叶刹时化作千万片,悬浮在石窟入口,构成一层肉眼可见的青光樊篱。明静伸手触碰,只觉指尖传来《品德经》的吟诵声,仿佛全部山体都在低语“平静为天下正”。

(三)青牛吐息的封印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戌时初,两道光芒——北麓的金色经光与南麓的青色道辉——在灵山颠峰交汇,构成庞大的太极莲花图。动静传遍信州八县,连夜赶来的信众挤满山径:有背着病儿的母亲,有拄着拐杖的老兵,另有从百里外赶来的商队,车辙里装满供品——固然不过是几把新麦、几串山枣,却带着最朴素的虔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