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汉十三将士 > 羌笛-4

羌笛-4[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闻听此言,仿佛被抓住了深藏的软肋,范羌瞬息间如坠冰窟,浑身随之一颤!

看范羌没有反应,窦齐又随即换了番说辞,顿了顿后,持续说道:

看着窦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难堪神采,范羌只是嘲笑一声,鄙夷地看了窦齐一眼,也不再多说,终究正色说道: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叫做‘顿时得天下、却不能顿时治天下’。我们匈奴人弓马纯熟、来去如风,但如果每一座城池都要强攻硬夺,莫非真的合算?屠刀之下,固然大家屈就,却终难以归心。如若数年以后,汉军卷土重来,恐怕西域诸国又会再度背叛。到时我们又要一城一地得血战夺还,周而复始、永无安宁。”

“本王晓得你心有不甘,但金蒲城已经是大汉与匈奴棋盘上的一步死棋了。早一刻吃它,还是晚一刻吃它,不能凭小我荣辱或意气用事。就算当即挥军杀畴昔、顺利拿下了金蒲城,毁灭了那一百汉军,然后呢?我们匈奴人一不长于守城、二也无充沛的粮草维系守军悠长驻守。终究还是要撤退的。与其如此,倒不如用金蒲城,以退为进,调换一样更加贵重的东西,更能够一劳永逸地消弭大汉对西域的威胁!”

没想到此次,范羌竟俄然大笑起来,而后冷冷地看了窦齐一眼,终究开口道:

“嗯......你该不会是怪我当初突围时没带上你吧?当时势出俄然,又要瞒住耿恭和其别人,仓促之际,没能带上你,的确是窦某的错。”

而后,左谷蠡王又带着几分期许地看向了一旁始终默不出声的木朵那。

这一次,范羌的神采终究有所窜改,渐渐转过了头来,默不出声地看着窦齐。

“可惜吗?”

“哈哈哈哈――!”

“本王要的――是民气!”

“甚么东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动静,两人不由欣喜交集,也都认识到了这将意味着甚么。

“敢问窦主簿,那日随您突围的部下,可另有人健在?”

左谷蠡王等了一阵,只得轻声叹了口气,绝望之余,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那......您说该如何办?”

“他娘的,早在匈奴人悄悄进入车师国时,窦某就说过,不该该派兵去救济。我们的兵力本就未几,若在田野遭碰到匈奴人,我们十有八九要亏损。可他耿恭非要派兵去救济车师国,成果如何样?还不是白白折了咱一半的精锐人马?!而后我又建议,趁着匈奴雄师尚未围城之际,当即突围去柳中城,和关宠校尉合兵一处,以做悠长之计。可他耿恭却又非要守城。这不是螳臂当车吗?是,最后城是幸运守住了,可我们还剩了多少人?就算守得住一时,还能撑到千里以外的朝廷救兵?!现在,对你来讲是个机遇,到时我们再一起去劝城里的其他弟兄,匈奴人只想要耿恭一人的性命,犯不着让弟兄们都给他陪葬!”

“大王莫非是说,先留着金蒲城的汉军残部。汉朝天子一旦死亡,时价国丧,玉门关内的汉军更不成能在短期内出征西域援助。如许一来,有着搏命抵当却得不到任何援助的金蒲城作为一个最好的‘表率’,西域各国天然能借此机遇看得清清楚楚,若大汉连他们在金蒲城的自家将士都能够弃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将来西域各国有难之时,大汉天然也会对其求援袖手旁观、推委敷衍。那么,在匈奴与汉朝之间到底挑选哪边更加合适,从金蒲城汉军身上,各国王公们想必也能衡量出轻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