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2[第3页/共3页]
而少数目光锋利的匈奴首级,眼神中则透暴露更多的轻视与不屑:
“嗯,既然窦主簿自比于昔日的李陵将军,那就等候着你也能于本王帐下,早日立下浚稽山那般的功绩。临时,就先服从于都昆部下吧。”
“窦主簿,你乃汉人,现在却要尽忠于本王,叛汉而助我匈奴。可谁又晓得,你不是诈降?谁又能包管,我们重返金蒲城的必经之路上,没有汉军的埋伏?你让本王,凭何信赖于你?”
哦——?!
何况,若真像窦齐巧舌如簧说得这般,其又为何不早早主动来投,还非要比及束手被擒,才俄然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事理?清楚是被俘后求生乞活罢了,还说得如此振振有词,要这类人,对匈奴而言又有甚么好处?
言毕,又看了眼还站在大帐中间、有些碍事的窦齐,仿佛是表情俄然大好,又或者是感觉窦齐仍有操纵的代价,瞥了其一眼后,终究做出了决定,只见其淡淡地说道:
随后,窦齐便识相地退到了一旁,躬身站到了都昆的身后。
“不测的收成?”左谷蠡王眼睛眯了起来,嘴角暴露了等候的笑意。这些日子里获得的老是坏动静,这回,也该有个好动静了。
“先贤曾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王莫非未曾闻昔日李陵与金日磾之事?当知汉匈争斗的这数百年间,贤臣良将之弃暗投明,早有先例,实不敷为奇。况,窦齐于汉军中多次献策,却不为所容,反受架空。奉车都尉窦固废我择险要之地筑城的发起于前,戊己校尉耿恭拒我弃孤城以图长远之建议于后。故本日特地来投大王,以效犬马之劳!还望大王不弃,以示大王求贤若渴之胸怀,今后天下英才也必然争相来头,以助大王建功立业!”
说罢,便摆了摆手,表示窦齐能够先靠边站在一旁了。
而端坐在主位上的左谷蠡王,却一言不发,沉寂的大要下,不知在想些甚么,但紧皱的眉头逐步伸展了开来。或许,是因为木朵那投奔汉军的怀疑已少了很多,心中的块垒不免也轻松了一些。但是对于主动请缨的一众部落首级,左谷蠡王却并未当即给于任何答复,只是在沉默了半晌后,将一众请战首级晾在了一旁,淡淡地叮咛道:
听完窦齐这一番理直气壮的侃侃而谈,很多五大三粗的匈奴首级有些不知所云,但却大多被其煞有其事的高谈阔论说得有些含混了,感受窦齐的话气势万钧,又有理有据,还引经据典,仿佛还真的蛮有几分事理。
“这些汉狗实在太奸刁了——!”
“让木朵那速速入帐议事!”